近期北京朋友圈热点和显示,花粉如沙尘暴袭击一般席卷北京城。而花粉过敏人群常常因为空气质量和天气变化引发打喷嚏、流涕急性发作症状。由于2025年春季花期提前,北京市民更早陷入过敏,更早为这个春天的到来泪流满面,医院内结膜炎、鼻炎、哮喘就诊人数增多,苦不堪言。
同时,中国天气网花粉过敏指数显示,西北、华北、黄淮至江南、华南等大片区域都处于花粉易过敏时段,需加强防护。
遭遇更早的花粉过敏季背后的直接原因,是开花时间提前了,有朋友可能会疑惑:
问
为什么开花时间变了?
从开花植物角度有以下两个原因:
● 生长季的变化:春季物候提前了。2025年,北京的春天比常年偏早7天。
● 物候的改变:开花时间提前。始花期在温带地区可作为春季来临的测量指标,很多植物通过始花期提前响应气候变暖。
北京市气象服务中心在有关中称,2024-2025年冬季以来,北京地区平均气温和日照时数比去年偏高或偏多,利于植物生长,导致春季花粉开始期提前,花粉浓度上升较快,高峰期也提前到来。
不止是北京地区的开花时间会变化,部分珠三角地区的居民也感知到这一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
在千禾社区应对气候变化项目组发布的《珠三角城市社区气候变化认知调研分析报告》中,2021年的数据显示约有35.6%的受访居民认为珠三角地区植物的开花时间提前了。时间过去了近四年,我们推测,根据最近的趋势,这一数据比例可能有所增加,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你对自己地区开花时间的感知。
虽然南北居民都能从事件或经验中感知到花期提前,其引发的具体花粉泛滥现象却存在地域差异。比如,一位广东居民针对北京爆发的空气质量现象询问了DeepSeek,AI模型会表示在北京流行的圆柏等花粉不太可能在广东泛滥。
但已有研究团队表明,粤港澳大湾区存在自己的过敏原和诱发环境因素。例如,在广州地区,引过敏性疾病的植物,以芒果花、异木棉、木棉等植物为主。中山三院副院长、过敏科主任杨钦泰教授曾在报道[1]中表示:过敏性鼻炎的发病与环境密切相关,他们在粤港澳大湾区低纬度多城市的研究表明空气、低温、干燥、大风的环境均会影响疾病发作,尤其是青少年和成人以及女性患者需要加强防范。
应对花粉季这样的气候健康敏感时期,绝对不是一次偶然的事件。气候变化带来的花粉季提前并不是地区限定,而是暖冬背景下大地理范围的结果。同时,花粉症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也呈持续上升趋势,会因环境因素(高浓度的花粉长期反复刺激)与遗传过敏史相互作用诱发。在气候变暖带来的升温趋势下,过敏防范越来越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是每个社区都需要应对的健康危机。
那么,社区如何度过花粉过敏健康危机呢?
以下角色至关重要:
敏感人群自身防范和应对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防止过敏性疾病的最佳方法就是阻断环境中的过敏原。
因此,敏感人群在花粉季一天的生活指南可能是这样的——
留意花粉监测信息,避免在上午10点至下午5点花粉浓度较高时段外出。(如广州气象数据统计显示,广州春季花粉浓度通常在3月至5月达到高峰,其中每天的10时至17时是花粉浓度最高的时间段。)
晴朗微风等花粉泛滥天气外出做好健康防护,你需要鼻腔过滤器或者直接佩戴口罩+带框眼镜。
《中国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指出,在自然暴露于花粉的环境中,患者使用鼻腔过滤器可减少致敏花粉吸入鼻腔,缓解鼻部症状。
回家后更换外衣,进行鼻腔清洗,打开空气净化器,睡个安稳觉。
在采取了以上措施,你仍然感觉十分难受的时候,除了及时就医、联系社区治理部门反馈意见,还剩下一招就是暂时躲避,前往花粉不泛滥的城市,减少暴露的同时借机旅游。
导致春季过敏的常见原因有花粉、灰尘、季节交替、忽冷忽热等,可从不同方面着力进行环境管理。
气象服务中心
作为气象信息职能部门,可以逐日发布过敏风险等级,为过敏人群提供防范强度上的参考。
例如,像北京气象服务中心这样提醒你:风险高到很高
园林绿化部门
短期可通过喷淋、修剪等措施控制花粉扩散,降低影响;长期规划中避免使用高致敏植物,对现有成片致敏植物进行动态更新或替换。
环卫与城管部门
加强主次干道的洗地作业频率,减少地面花粉随粉尘扩散。
社区医院
随着过敏症状的加深,曾经有效的过敏药可能会失效,社区医生可为患者提供过敏筛查和用药指导,更新脱敏治疗方案。同时,增加免疫治疗药物的供给储备。
社区社会组织或居委
调研社区中的花粉过敏人士的受影响情况、用药情况,为社区医院针对不同身体素质的人群制定方案提供研究信息。
用人单位
花粉高风险天气,有条件的情况下鼓励远程办公减少暴露。
环境健康科研团队
建立地区主要的吸入性过敏原谱;综合分析气象、花粉浓度以及环境特点等各种因素,医防融合交叉合作,为患者提供过敏预防指导服务。
以上每个角色对于花粉健康治理至关重要。社区应成为信息传递与应急响应的枢纽,推动技术干预、公众教育;长期治理规划需依赖科学绿化与政策支持。总之,需多部门联动,逐步减少花粉对敏感人群健康的影响。
虽然,多部门联动作为应对每个气候变化影响中越来越需要的机制,说起来很简单,如何在慢性健康危机下迅速启动它,联席处理给予响应,是每个社区需要思考的问题。可以明确的是,基层治理部门如能探索气候适应的合作路径,结合社会组织等民间力量链接资源,为市民做实事,定是民心所向。
愿每个花粉过敏的朋友能够安然度过这个春天。
参考文献:
[1]https://www.21jingji.com/article/20220812/herald/f9a18cee21ab260858e894c6adaf4354.html
[2]https://china.huanqiu.com/article/4LvQM1VoZuB
[3]https://www.weather.com.cn/forecast/hf_index.shtml?id=101010100
[4]https://www.nfnews.com/content/v3aZQ45B61.html
[5]https://www.stdaily.com/web/gdxw/2025-03/26/content_315121.html
[6]https://www.bjnews.com.cn/detail/1742876847168921.html
编辑&排版:黄莹欣
审核:何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