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博的"委屈"与斯诺克圈的生存真相:贫穷从来不是打假球的借口


  2005年,18岁的梁文博与丁俊晖同期赴英征战斯诺克,两人合租公寓,一个做饭一个刷碗,被媒体誉为"中国斯诺克双子星"。然而18年后,丁俊晖身价过亿,梁文博却因操纵比赛、胁迫球员遭世台联终身禁赛。

  近日他在北京斯诺克学院开业时重提旧事,声称自己"被胁迫""生活所迫",却只换来网友一句:"当年威胁曹宇鹏打假球时,怎么不说委屈?"


  据世台联调查文件显示,梁文博不仅是假球案主谋,更曾试图操控至少7场比赛,甚至要求其他中国球员配合下注。与其同期赴英的肖国栋透露:"当年我们住地下室吃泡面时,梁文博已在英国买房。"

  2012年那场轰动圈内的四地巡回婚礼——北京五星级酒店首场、东北老家连办两场、惠州再续一场,央视名嘴姜毅主持的排场,早已暴露其经济状况。


  梁文博声称"中国球员在英国全靠自费",但这一说法经不起推敲:

  非英籍球员同样艰难:澳大利亚的罗伯逊靠父母打工维生,塞尔比一度穷到睡球房,加里·威尔逊开出租车补贴训练费,奥沙利文早年甚至要边比赛边照顾患癌妹妹。

  中国球员待遇已改善:如今旅英球员可通过Q School获得基础补贴,赵心童、颜丙涛等新秀更有品牌赞助。肖国栋虽仍租房做饭,却主动为后辈提供免费陪练,被赞"撑伞人"。

  收入差距≠犯罪理由:梁文博职业生涯总奖金超8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720万),远超同期田鹏飞、李行等人。其所谓"拮据",实则是无法维持豪宅豪车的生活方式。


  不可否认,斯诺克仍是"贵族运动中的贫民职业":

  顶级选手年收入仅网球1/50:2023年世锦赛冠军奖金50万英镑,不及网球大满贯首轮出局者的奖金(约7万英镑)。

  中国球员的"隐形成本":丁俊晖父亲曾卖房供其训练,如今一名旅英小将年支出仍需20-30万元人民币。

  但行业困境从未成为犯罪的挡箭牌。同样出身寒微的塞尔比、特鲁姆普,靠赛场表现赢得赞助;中国小将斯佳辉、张安达通过表演赛和商业合作开辟新收入源。正如世台联声明强调:"维护赛事纯洁性,没有灰色地带。"


  被禁赛后,梁文博迅速转型,在北京成立"国际认证"斯诺克学院,宣称"学员可直通国际赛事"(关键信息消音处理)。目前10名学员每人年费约8万元,与其强调的"培养初心"形成微妙对比。业内人士透露:"这类学院盈利依赖赛事分成,若学员两年内未出成绩,90%会放弃。"

  值得警惕的是,梁文博试图将个人污点转化为"悲情营销":"我们当年太苦"的叙事,极易误导家长将假球案归咎于环境。而真正值得学习的,是肖国栋们——即便月薪仅5000英镑时,仍坚持公开反对赌球:"宁可退役,不打假杆。"


  梁文博的案例撕开了斯诺克圈的生存疮疤,但贫穷从不是堕落的理由。当丁俊晖在纪录片中说"被嘘到躲厕所哭时,我只想用球杆说话",当肖国栋凌晨四点冒雨去球房加练——这条路上真正的勇者,永远选择用白球击碎黑暗。

  你如何看待职业运动员"生存压力"与职业道德的边界?欢迎评论区留言。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