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最近网上刷视频的时候经常能看到各种“以旧换新”的活动宣传,卖车的卖电器的,最夸张的是昨晚居然刷到好几个账号在鼓励大家将房子也以旧换新,还说什么“大放水”、钱马上就要不值钱,赶紧换成房子才能保值云云……最搞笑的是,笔者看到某“砖家”一本正经的说中国的住房现在是“结构性紧缺”——我滴个天,这鬼话都有人信。
要想理解这件事,首先你得知道国家最近出了个超级重磅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这件事可以说跟老百姓的生活、还有大大小小的企业发展都紧紧绑在一起。正所谓风口赶得好,猪都能飞上天。今天咱就用大白话聊聊这方案,看看它到底能给咱带来啥好处,又打算咋落地。
第一个问题:这方案到底要干啥?
这几年的情况大家心里都清楚,上面也着急,于是才想出了这么个办法,简单的说就是两件事——一方面如何帮大家多挣钱,另一方面给所有人减少点负担。
先说说如何多挣钱,方案里说的很清楚,首先要提高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城乡居民的基础养老金也跟着涨,就连医保的财政补助标准都要提高。
这意味着啥?退休的大爷大妈每个月能多领钱,看病报销也能多报点。以前舍不得买的东西,现在说不定就能下手了,消费起来了,企业自然就有活干了。所以归根结底还是为了促进居民消费。
这就是某些人口中所谓的“放水”,不过这个“放水”和2000年那会儿的4万亿可不一样,那时候是因为外资进来的太快,老外纷纷投资想进来赚钱,但RMB的存量太少压根接不住盘(外资必须兑换成RMB才能进行投资,但银行没那么多钱),所以才不得已而为之,可以说是直接给所有人发money,稀释了大家的腰包,所以才会出现“钱不值钱”的情况。但现在不一样,这个是给券,虽然也是钱,但补贴的是商家和制造业,简单的说就是国家把以前收了企业的税又退回了一部分,让企业的成本降低,间接引导商品降价,老百姓得了实惠,企业也挣到了销量,钱还是那些钱,所以并不存在某些人说的“大放水”。
于是最近大家能看到的各种以旧换新就好解释了,方案里大力推广 “两新” 政策,也就是买新车能拿到财政补贴,特别是买新能源车,补贴更多。家电也一样,国家不能直接发钱,于是就发各种兑换券,鼓励商家搞以旧换新活动。金融机构也高兴地一蹦三尺高,据说还推出了买绿色智能家电纳入绿色金融服务(这一点本人并不看好,这年头贷款买家电,难道脑袋有包?),不仅家电,各种 3C 数码产品、成品油、文旅康养、现代服务业这些也都有相关政策,各种促消费活动,总之就是盼着你消费,让市场热闹起来。
所以总体来说,这个《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确实是利好,不仅利好制造业,同时也利好确实有需求的消费者。
不过话又说回来,注意笔者的用词——“确实有需求的消费者”,所以“败家”和“放水”不是你挥霍的理由,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