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学习一下父母的一些做法会让孩子对分离感到焦虑,并且是创伤性的。
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给予孩子最好的照顾和保护。然而,有时候我们可能没有意识到,某些在我们看来短暂的分离,对孩子来说可能是创伤性的体验。本文将基于精神分析理论,帮助父母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识别分离创伤的表现,并提供一些应对策略,以帮助修复孩子的创伤。在对创伤性分离进行分析之前,我们先来讲一下它的表现。父母可以对照以下行为表现,判断自己的孩子是否存在创伤性分离体验。首先是在行为层面上,存在退行现象。也就是已经会自己吃饭的孩子突然要喂食,或尿裤子。孩子已经掌握了某种技能,突然有一天不会了,需要特别注意。
同时我们看到有些孩子会过度黏人:片刻不能离开父母,甚至拒绝上学校。在攻击性方面存在咬人、摔玩具现象,通过破坏行为宣泄焦虑。在情绪层面表现为对分离场景的强烈恐惧:只要提到“妈妈去上班”孩子就会崩溃大哭。等到父母回来后一边紧紧拥抱,一边捶打父母嘴里埋怨的说着:“坏妈妈!”有些孩子会出现睡眠障碍:频繁夜醒、噩梦(梦见被追赶或丢失)。并伴有躯体化反应:比如腹痛、头痛,检查却无生理病因。接下来是在社交层面上出现假性独立:也就是孩子刻意疏远父母,假装“我不需要你”。在同龄社交中出现退缩和回避:回避与其他孩子玩耍,躲在角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