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那部由马伊琍、袁泉、靳东主演的《我的前半生》曾经引起一波收视狂潮。
所以当《我的后半生》官宣3月底上映时,大家都以为是要就“前半生”续写,殊不知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部戏。
光看《我的后半生》名称或许容易让人误会,但只要听说这部剧的另一个名字就明白这部戏所面对的观众群体了,这部剧还有个别名叫《老爸去相亲》。
而剧中“老爸”的扮演者张国立70岁,而扮演他的儿子儿媳的年龄都在50岁上下。
虽然这部戏从主演到配角都是清一色的老戏骨,就连友情客串的都是影帝张丰毅,光是演员阵容其看点就非常多。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是一部聚焦老年群体的生活剧,全篇主要的故事情节都是围绕退休教授的感情生活。
早期的张国立也是妥妥的小鲜肉,后来他多半是在历史题材或者古装剧中扮演不同角色,因五官柔和因此张国立的戏路还是比较宽泛的。
从威严的皇帝到民国时期的开国元勋,从地地道道的农民到富甲一方的地主,曾经张国立在《1942》里的精彩演出,整个人物在灾难来临前后的精神变化,被张国立演绎地淋漓尽致。
在这部戏里看到了什么是“老戏骨”的演技。
步入晚年后的张国立所接演的戏份,也多半是家庭伦理类,主题也较为轻松活泼,当然他所担任的也多半是配角,主要是父亲、岳丈之类的角色。
而《我的后半生》则是围绕张国立所饰演的“沈教授”的黄昏恋展开的,年过七十岁的张国立在这部剧中又一次体验了一把妥妥的男一号,而且还是众星捧月般的待遇。
套用剧中一句话,“沈教授”一辈子的艳遇可能都没有退休后这一年所遇到的感情多,张国立借由“沈教授”的角色,不仅过了一把男主角的瘾,更让他提前体验了一把“被追”的瘾。
另一位演员梅婷出现在这部剧中,并且第一次佟大为合作演对手戏,无疑也为这部剧增加了看点。
梅婷在2025年的战绩可谓辉煌,这才刚到3月份,梅婷已经交出了五部电视剧和一部电影,而和邬君梅的合作这也算是今年的第二部。
前面那部《六姊妹》邬君梅和梅婷就饰演母女,现在在《我的后半生》里邬君梅又差点成为梅婷的“继婆婆”。
单从《我的后半生》的演员阵容来看,光是影后就有梅婷、邬君梅等人撑场面,另有许娣、严晓频等老戏骨坐镇,男演员中张国立、张丰毅独占鳌头,整部剧似乎没有一个闲人,个个拿出来都能打能扛。
黄昏恋是爱情的序章还是尴尬?
这两年影视剧市场中中年爱情、黄昏恋情普遍提高,但和网剧短视频中所涉及的“退休霸总的黄昏恋”不同的是,大荧幕的影视作品里的黄昏恋比较接地气。
没有动辄上亿的财产纠葛,更没有财团儿女担心“继母”加入而百般阻挠。
梁家辉和叶童主演的电影《我爱你》,是影视作品中少有的黄昏恋主题的试探,当儿女们都有自己的生活和人生轨迹后,谁来关照年迈的父母的感情生活,这成了引发子女乃至社会深思的问题。
《我的后半生》则有别于《我爱你》成为更加典型的存在,当人生步入黄昏,当携手走过大半生的老伴突然离去,当子女都已成才无需自己照顾,那么在吃穿不愁更不用为金钱发愁的时候,自己是否还有追求幸福的权利?是否还有爱与被爱的权利?
黄昏恋不仅要接受世俗的审判,身边的那些至亲的血缘关系的接受度也是不可忽视的标准,这些不仅考验着人性,更考验黄昏恋中的每一个重要的角色。
通过这部剧“沈教授”的角色,似乎能看到他在黄昏恋中所遇到的恋情,表面上看似乎是弥补了他年轻时留下的遗憾。
事业有成的、顾家的、时尚的、新潮的、温良贤惠的,当这些各有各的优点的恋情一一出现在自己面前时,是否真的就能弥补年轻时的遗憾还是增加了更多的遗憾呢?
当选择变多了时,不是生活变得丰富了,而是让现实变复杂了,其实无论是老年人的恋情还是年轻时的恋情,一旦想法和欲望不受限,虽然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但是同样会增加很多烦恼。
这时候还是需要问一问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生活,一旦确定自己想要什么,那么选择就会变得简单很多,而这个道理无论放在哪个年龄段,同样适用。
老年人的生活状态其实比年轻人更应该引起关注,年轻人选择“宅”也好,拒绝社交也罢,多半是主动性的选择,而老年人到了这个年纪,反而会更加希望陪伴和群居。
除了经济物质上的保障外,对老年人的陪伴不单单要考虑到日常照顾的功能,更多的还是情感上的慰藉和沟通。
而这一点或许和年轻时所追求的刺激和感官享受有极大的不同,精神上的契合度往往是老年群体选择爱情的重中之重。
然而这又是另一个尴尬的地方,老年人所选择的伴侣也多半是经历了一辈子风雨的,什么样的风浪没有见识过,就因为见识过更难以对陌生的感情敞开心扉,如果再是各有心事,那么相处起来就更难了。
如果《我的后半生》这部剧能透过嬉笑怒骂,让观众读懂一点作者的本意,让社会开始关注起老年群体的精神世界,那便是这部剧最大的功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