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经凭借博士生转行说相声的噱头一夜爆火,声称用一套特殊的公式可以在20秒内逗笑全场。
更让人惊讶的是,他不仅宣称自己的理论受到爱因斯坦启发,还在节目上公开挑战郭德纲,并豪言壮语要登上春晚舞台20次,彻底取代对方的位置。
他就是李宏烨。
那么,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七年过去了,他的梦想是否实现了呢?
本文信息来源为官方媒体【新京报、每日经济新闻、北京青年报】(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了提升阅读体验,部分内容可能经过润色处理,请理性看待,仅供参考!
大胆挑战传统相声
2018年,李宏烨带着自己对“公式相声”的坚定信念,走进了《相声有新人》的舞台。
从他踏入会场那一刻起,他就以一种与众不同的气场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轮到与评委互动时,他径直走向郭德纲,手里拿着一本自己撰写的书。
他微微抬起头,眼神中透着一丝自信,将书递过去时动作略显僵硬,嘴角还挂着一抹淡淡的笑意,说道:“郭老师,这是我写的一本书,您有空可以翻翻。”
那语气仿佛在暗示郭德纲应该从书中学习一些东西,这种微妙的态度让现场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观众席间也开始传来窃窃私语声。
随后,李宏烨和他的搭档表演了一段名为《好浪漫啊》的作品。在舞台上,他始终保持着严肃的表情,滔滔不绝地讲述那些充满学术气息的内容,更像是在做一场专业报告,而不是在表演相声。
台下的普通观众一脸迷茫,眼神里充满了疑惑,完全跟不上他的思路,更别提找到其中的笑点。同行们则纷纷皱眉,低声交流着意见。
有人轻轻摇头,小声嘀咕道:“这哪像是说相声啊,简直就是把一堆知识堆砌在一起,跟我们传统相声那种幽默风趣、贴近生活的感觉差太远了。”
作为资深评委,郭德纲凭借多年积累的经验,一眼就看出了李宏烨表演中的问题。
他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真诚地看着对方,耐心解释道:“小伙子,相声的关键是让大家听得明白,开怀一笑。你的段子学问太高深,把观众都绕晕了,自然包袱也就没法响了。”
然而,李宏烨并没有虚心接受建议,反而挺直腰板,脸上浮现出不屑的表情,眼神中带着倔强,直接反驳了郭德纲的观点。两人你来我往,现场气氛变得更加剑拔弩张。
当得知自己未能晋级时,李宏烨的脸色骤然阴沉下来,眼中燃烧着愤怒的火焰,毫不掩饰地大声回应:“今天你们不认可我,总有一天我会坐在评委席上,让你们见识真正的相声!”
这句话掷地有声,也让两人的矛盾彻底激化。
这件事引发了网友们的广泛讨论,大家都想知道李宏烨究竟是何许人也?他真的有那么大的能耐吗?
开创“公式相声”之路
李宏烨出生在天津,这座城市处处散发着浓厚的曲艺氛围。
他的家庭书香浓郁,父亲是一名大学教师,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李宏烨从小就对艺术创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再加上天津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相声表演,他很早就与这门传统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
小时候,李宏烨就对相声情有独钟。还在读小学的时候,因为热爱相声,他尝试创作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
那时候,他不过是凭借听过的一些经典段子和小孩子特有的想象力,在纸上一笔一划地记录下来。
没想到,这部作品在学校比赛中获得了二等奖。这一成功让他欣喜若狂,从此更加热衷于创作,陆续完成了几十部作品,甚至还刊登在报纸上。
一个小小的学生作品能够见诸报端,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李宏烨也因此被邻里称为“会写相声的小才子”。
时间飞逝,李宏烨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上海交通大学。刚入学,他就加入了学校的相声社团,迅速成为其中的核心成员。
在这里,他不仅能够尽情展现自己的相声才华,还收获了一份美好的爱情——学妹郑钰同样热爱相声,两人因共同兴趣走到一起。
校园里的日子充实而美好,他们常常一起钻研相声、排练节目。在这段时光里,他们相互扶持、共同进步,最终携手步入婚姻殿堂。
博士毕业后,李宏烨毅然放弃了科研道路,与妻子郑钰共同创立了“新语相声俱乐部”,并提出了独特的“公式相声”理念。
他认为传统的相声创作和表演缺乏系统化的理论支撑,于是决定将相声拆解成一系列公式,声称只要掌握这些规则,普通人也能写出精彩的相声段子。
这一想法一经提出,立刻在相声界掀起了一场热烈的讨论。
观众逐渐失去兴趣
2014年,“公式相声”首次登台亮相。他们表演的作品《学长》风格独特,李宏烨和郑钰按照精心设计的节奏,信心满满地呈现给观众,每一个细节都如同计算过一般精准。
演出过程中,观众掌声不断,据说全场观众累计笑了900多次。
这个数据无疑是对“公式相声”的一次肯定,也让李宏烨夫妇看到了一条让相声走向大众的新路径。
正是这次成功的经历,使得他在面对郭德纲时表现得如此傲慢。
成名后,他敏锐地捕捉到了商演的机会,全身心投入到商业演出中。然而,团队成员大多没有扎实的相声功底,虽然初期靠着新奇的概念吸引了不少关注,但随着时间推移,观众逐渐发现表演内容枯燥乏味。
渐渐地,现场开始出现提前离场的情况,场面十分尴尬。等到再次售票时,几乎无人问津,之前的热度迅速消退,李宏烨的商演计划也随之失败,他本人也慢慢淡出了公众视野。
2022年,他选择退出网络平台,试图避开舆论的压力。然而仅仅一年之后,他又重新复出,这一次他转向了音乐领域。
怀着满腔热情,他创作并发布了多首音乐作品,期待能够在新的领域有所建树。然而现实却异常残酷,他的音乐作品并未获得任何反响,甚至连一点波澜都没有激起,再次以失败告终。
随后,他回到了相声行业,继续坚持“公式相声”的理念。
在直播间里,李宏烨多次隐晦地讽刺郭德纲,声称自己的相声是为高知人群服务的,而郭德纲的相声则是面向基层群众,还将学历差异作为话题炒作。
此言一出,再度引发争议,进一步损害了他在相声爱好者心中的形象。“公式相声”始终无法被主流相声界接纳,就连母校也不允许他进入校园进行表演。
他开设的《相声大李堂》课程遭到了网友的强烈批评,而推出的系列视频“怒怼郭德纲”虽然带来了一些热度,但大多数网友只是借此机会嘲讽他。
得到校友支持
2024年,李宏烨再次活跃于社交媒体,分享日常生活点滴,同时继续推广他的“公式相声”。尽管他的歌曲依旧被网友评价为难听,但他发起的《那一笑行》项目却得到了校友企业的赞助,这成为他坎坷事业中难得的好消息。
在一次直播中,李宏烨发表了一番令人瞠目结舌的言论。
他声称自己的相声公式得到了爱因斯坦的支持,甚至编造出爱因斯坦托梦给他启发的故事,还提议邀请顶尖科学家研究相声理论。
这些话传开后,网友们议论纷纷,质疑其真实性和合理性。
在接受采访时,李宏烨提到自己错过了9次春晚的机会。他信誓旦旦地表示,只有登上春晚才能真正改变相声的现状。
同时,他还爆料称德云社背负巨额债务。这些言论再次成为大家热议的焦点,关于春晚相声的发展方向以及德云社财务状况的问题,因为他的发言而再次被提起。
目前,李宏烨依然坚守在相声事业的第一线,经常在北京郊区的一家仅能容纳100人的小型剧场演出。
这家剧场规模不大,每场观众通常只有二三十人,票价相对便宜,大约50元左右。
如今,他不再执着于“公式相声”,而是尝试将传统相声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减少对格式化段子的依赖,更多地融入贴近生活的素材,努力让表演更加接地气。
这样的转变确实为他赢得了一些新的观众,但未来他会如何发展,是否会回归“公式相声”,仍然是个未知数。
参考资料:
新京报——和郭德纲互怼的博士夫妇:相声没拿到融资,也拒绝“公式”
每日经济新闻——上海交大相声夫妻“舌战”郭德纲,上个月刚在央视节目拿到200万意向融资
北京青年报——用公式创作相声:上海交大博士李宏烨的“浪漫”与“梦想”
免责声明:本账号部分图片和内容均来源于官方媒体或互联网,如果存在侵权或其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为了增强文章可读性,部分内容进行了适当润色,如有雷同,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