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战略人才力量“十百千万”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正式发布。《行动方案》提出,用3~5年时间,培养引进10名战略科学家、100名科技领军人才、1000名卓越工程师、10000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

一直以来,湖北以院士为代表的“塔尖”高层次人才总量稳居全国第一方阵,拥有“两院”院士82人。以国家人才计划入选者为代表的“塔身”规模位居全国前列。以青年科技人才、高水平工程师为代表的“塔基”人才不断壮大,在站博士后5000余人,在校大学生超过200万人,全省4人、2个团队获得首届“国家卓越工程师奖”,入选数量居全国第5。

战略科学家是战略人才力量中的“关键少数”。《行动方案》提出“大力引进战略科学家级别的顶尖人才”“发现用好顶尖科技人才”“培养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端人才”等举措。对顶尖人才,依托高能级科技力量矩阵,“一人一策”引进,实行顶格支持、上不封顶。对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端人才,按需提供稳定足额的项目经费或直接股权投资支持。

科技领军人才是科学研究、科技创新的主力军。《行动方案》提出“积极吸引国内外科技领军人才”“支持培育科技领军人才”“精准培养高层次复合型科技人才”等举措。引进方面,每年发布省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揭榜挂帅·全球引才”榜单,用人单位每全职引进一人,按照其引才投入的50%,一次性配套给予人才项目经费或直接股权投资支持。培育方面,推动用人单位加大科技领军人才跟踪培养力度,按照1:1比例给予用人单位配套经费补助;加强科技领军人才后备力量建设,每年择优推选30人,实行“精准滴灌”保障。

卓越工程师是驱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行动方案》提出“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加快招引国内外优秀工程师”“夯实卓越工程师后备力量”等举措。大幅增加培养规模,将省卓越工程师专项每年培养20人,扩容至每年培养150人,支持开展工程技术项目研究。深化专项改革试点,每年遴选支持50个工程硕博士在企实践项目。开辟多元引才通道,每年从国内外全职引进50名左右优秀工程师,直接给予专项支持。

青年人才是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行动方案》提出“加速引进海外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更大力度培养青年科技人才”“壮大科技创新生力军”等举措。放眼全球,每年全职引进800名具有博士学位、STEM专业(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优秀青年人才。立足本土,扩容实施省青年拔尖人才专项,每年遴选培养不少于200名青年拔尖人才。

除了上述提到的“硬投入”,《行动方案》还提出完善“人才有价”评估模型,为人才提供股权投资、债权融资、资本市场公开募资全链条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湖北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副局长张龙介绍,引导推动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投早、投小、投硬科技,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资本支撑。依托规模100亿的楚天凤鸣科创天使母基金,加大对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关键环节的投资力度。分层分类分级量化科技人才金融价值,引导金融机构给予贷款支持,实现“人才有价”。截至2024年末,金融机构累计向1528户人才所在企业发放科技人才贷79亿元。推动“创业担保贷款”,2024年创业担保贷款新发放332.67亿元,余额达到761.42亿元,排全国第一。全面摸排挖掘科技型企业上市后备资源,助力科技型企业上市,截至目前,湖北全省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达到189家,新增上市公司八成以上为科技属性强、人才聚集度高的企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