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出的视频中可以看到,加沙地区瞬间被淹没在炸弹的轰鸣声之中,至少400条多生命消逝,如今,以军密集轰炸依旧不断,加沙北部对哈马斯的不满情绪却逐渐高涨,数百人走上街头,高喊“滚出去”。谁料,法塔赫也送上致命一击。#热问计划#

没想到,加沙第一刀捅向哈马斯,数百人高喊“滚出去”

3月18日开始,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战火再一次燃起,这也成为自1月19日停火协议实施以来最为猛烈的一次军事行动。

1、以军不顾人质死活,推翻停火协议!



那为什么会发生上述画面?

这一切还要从以色列与哈马斯之间的停火协议说起。期间双方就人质释放问题僵持不下,哈马斯要求先撤军再释放人质,而以色列坚持在摧毁哈马斯军事能力之前绝不妥协。

美国特使威特科夫提出的“分阶段释放5名人质”方案被哈马斯拒绝后,以色列遂下决心启动军事行动计划。而这场冲突,则是停火协议第二阶段谈判破裂后的结果。

从以色列角度分析,他们目标明确,就是要通过军事打击削弱乃至摧毁哈马斯的军事能力。譬如以色列国防部部长卡茨所说,“不论人质是生是死,只要没有回家,只要战争目标没有实现,战斗就不会停止。”

反观哈马斯,这个组织早已在加沙立足多年,并建立起一套相对牢固的统治体系。面对以色列的军事重锤,哈马斯将矛头指向美国,称其给予以色列无限的政治和军事支持,使得以方胆敢撕毁停火协议。

此外,哈马斯还批评以色列“两面作战”,即一边寻求谈判,一边却发动大规模空袭,使得原本脆弱的停火协议几近崩溃。

2、特朗普给开绿灯?



很显然,白宫的态度无疑是影响局势走向的重要推手。

《华尔街日报》引用以色列官员的话指出,特朗普在哈马斯拒绝释放更多人质后,暗示以色列可以重新展开军事行动。

理由是,哈马斯原本有机会通过释放人质来延长停火时间,但他们选择了拒绝合作,并继续冲突。这一决定无疑让处于战争阴影下的平民蒙受更大苦难。

据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表示,以色列在发动新的空袭行动前的数小时,曾向美国政府进行了咨询,而特朗普政府对此表示默许。

就这样,在以色列恢复空袭后,加沙的医疗设施几近瘫痪,红十字会强调当地医院难以应对不断增加的伤员。而加沙南部城市汗尤尼斯的医院,同样挤满了受伤的平民,伤者中还包括不少幼童。

这种战火重燃的局面无疑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埃及和卡塔尔等调解国谴责以色列违反停火协议。

3、没想到,加沙第一刀捅向哈马斯



没想到的是,伴随着以军炮弹不断砸下,加沙内部也开始出现对哈马斯统治的不满声浪。

事实上,自哈马斯在2007年通过武力夺取加沙地带控制权后,其治理风格便一直备受质疑。虽然在许多巴勒斯坦人看来,哈马斯是反抗以色列压迫的象征,但十余年的管治却并未给这片土地带来和平与繁荣,相反,频繁的军事交火和经济封锁让加沙人承受了极大的生存压力。

如今以军的空袭,如同一根导火索,将隐藏已久的不满情绪引爆。《联合早报》称,在加沙北部拜特拉希亚地区,数百人走上街头,高喊“哈马斯滚出去”“哈马斯恐怖分子”等口号。

关键时候,法塔赫也给哈马斯送上“致命一击”。他们频频呼吁哈马斯放弃对加沙地带的权力,以避免更多的人道主义危机。

总而言之,在这场愈演愈烈的危机中,一切都充满了不确定性。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在战争局势不断升级的背景下,哈马斯如何选择关系到加沙未来走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