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对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作出战略部署和具体规划。
新时代,高等教育如何深化改革?大学怎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站在时代潮头、全面发展的人才?明晚,东南卫视《中国正在说》邀请中山大学博物馆(校史馆)馆长、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暨哲学系教授徐俊忠,立足问题导向,阐明实践观点,解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探寻社会主义的大学之道,敬请收看。
主讲嘉宾
徐俊忠
中山大学哲学系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教授、中山大学博物馆(校史馆)馆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成员、教育部高校扶贫专家组成员,著有《毛泽东与当代中国——认知性研究的视角》《历史·价值·人权——重读马克思》《道德理想的解构与重建——自由、人权与价值观念研究》等作品。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新时代,
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建设教育强国,
高等教育发展如何方可“道”“器”不离?
为何要立足问题导向,不断深化改革,
提倡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导视先睹为快:
融通中外、面向未来。
本周五,东南卫视《中国正在说》
与中山大学徐俊忠教授
一起探寻社会主义的大学之道。
来源 | 中国正在说
读完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