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在华为中国合作伙伴大会2025期间,华为数据通信产品线副总裁赵志鹏与多家行业媒体展开深度对话,围绕AI时代下数据通信网络的革新、安全挑战、商业市场策略等话题,分享了华为的技术思考与实践成果。
AI加速“品智联接”,AI-Powered成关键词
对于“品智联接”与AI关系的提问,赵志鹏指出,华为提出“品智联接”并非仅因AI兴起,而是源于无线网络需达到与有线同等的稳定性与安全性。“AI是加速器”,他举例称,以无线体验升级为例,传统算法在解决高密组网场景无线信号干扰问题困难重重。如Wi-Fi的频谱宽度从20MHz提升到80MHz时,虽然频谱增宽后信道减少、干扰增多,但华为通过智能融合调度和空间复用(iCSSR)算法以及智能变焦天线技术依然能够应对这一挑战。此外,在Wi-Fi安全方面,传统的WPA加密存在被暴力破解的风险,华为业界首创的密盾方案通过AI信号加扰技术,实现了更高级别的物理层安全防护,,AI驱动的“Wi-Fi密盾”将加密算法升级至“暴力破解几乎不可能”的水平,为政府、金融等高敏感场景提供无线替代有线的底气。
针对智算场景,赵志鹏强调当下挑战主要是如何构建高效协同的算力网络,通过优化数据中心内部算力调度、跨区域算力协同,破解算力资源分散与能耗难题;
比如当前推理需求爆发,同一任务网络通信时长普遍大于计算时长,造成近20%的算力浪费。华为推出CloudEngine XH9000全系列交换机,支持350ns超低时延转发,通过独家AI调度算法,减少推理流量的通信耗时,推理性能提升20%。
针对网络运维场景,运维的简易化和便捷化是伴随网络不断进化发展进程的问题。以典型高校园区为例,拥有近3万台网络设备,每月网络报障高达250多次,每个报障工单平均需要2.5天才能闭环,IT维护专家每天都要加班。
针对讲AI技术深度植入网络运维这个课题,华为推出了网络NetMaster网络智能体,它集成了华为全球网络专家的经验知识图谱,以及100多个独有的专业模型和千亿级语料,并结合DeepSeek大模型,打造了业界首个故障Agent,能够实现80%的无线网络问题(无线问题占整网问题的85%)从感知、分析、决策到执行的自闭环(IT运维人员可查阅处理日志);其他问题(有线问题+20%的无线问题),NetMaster则会根据智能分析,提供处理建议,支持IT人员一键处置。
AI赋能网络安全防御,华为以AI铸盾
面对生成式AI催生的新型网络攻击,赵志鹏坦言,网络安全已演变为“AI对抗AI”的博弈。华为基于数十年全球网络攻防数据,训练出多个轻量化安全模型,可快速识别病毒变种,“剥开外衣看本质”。他透露,华为星河AI融合SASE解决方案的病毒识别率领先行业超15%,实测准确率达95%以上。此外,华为将技术创新从联接拓展到感知领域,例如通过Wi-Fi的CSI(信道状态信息)技术,在欧洲酒店场景中替代摄像头,实现无感化安防检测。
商业分销市场高速增长:场景化方案破解普惠难题
华为数据通信商业市场持续高速增长,赵志鹏将其归因于“对准痛点、极致简约”的策略。例如,针对中小学校IT人力匮乏的痛点,华为推出“以太全光”方案,融合无线与有线优势,实现高可靠、易维护的网络覆盖,无源汇聚免弱电间,独享万兆入室,实现4K/VR多媒体教学不卡顿;在医疗领域,Wi-Fi 7零漫游,毫米波雷达方案,实现128房间0漫游0丢包,解决了移动查房中的信号干扰问题。赵志鹏特别提到,华为数据通信通过全系列产品打入分销市场,以高性价比、易安装的Wi-Fi和AR设备,覆盖中小企业、零售门店等场景,并集成AI运维功能,助力合作伙伴降本增效。
智算网络:破解算力协同卡点,光模块增速翻倍
谈及广域网络的技术突破,赵志鹏表示,在面向智算场景, 华为通过独有均衡算法与RDMA协议优化,保障链路0丢包,将跨数据中心万卡训练的算效从50%提升至90%+,“近乎等同单数据中心的性能”。在DCN层面,华为400G/800G光模块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就有五层质量防护网,端到端保障光模块的高品质交付。产品支持单通道抗损,脏污松动自动检测功能,可以将故障率从过去的4%降低到0.4%,为AI训练不中断保驾护航。“网络没有落后于算力,我们正全力将其潜能释放到极致。”他总结道。
未来展望:让AI成为网络的“本能”
赵志鹏认为,AI与网络的融合将经历从“外挂”到“内生”的进化。 “未来的网络将像自动驾驶汽车一样,越‘聪明’,人们越敢放手。”他表示,华为将继续以场景创新推动千行百业数智化转型,让品智联接无所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