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湖北日报编辑部

联合全省县市区融媒体中心举办的

“2024年度荆楚城市客厅”展评

结果揭晓

宣恩仙山贡水入选

“2024年度荆楚十佳城市客厅”


“荆楚十佳城市客厅”名单

东湖绿道

黄冈遗爱湖公园

十堰城区山体健康步道

宣恩仙山贡水

襄阳鱼梁洲环岛景观带

宜昌滨江公园

钟祥莫愁村与莫愁湖步道

广水月光海

松滋小南海湿地公园

光谷书房


今天

湖北日报“荆楚城市客厅展示”专栏

整版报道宣恩仙山贡水

一起来看原文


Part 01.

宣恩仙山贡水 → 水韵“客厅” 浪漫与共

(Spring)

武陵山深处,贡水河宛如一条灵动的丝带,蜿蜒流淌。宣恩县城,静静依偎在这一河荡漾的碧波中。河畔,苗族钟楼、土家墨达楼、侗族风雨桥遥相呼应。夜幕下,璀璨灯光如繁星洒落,潺潺流水与时尚音乐共舞,烤活鱼的香味与欢声笑语交织,绘就一幅动人的烟火画卷。

近年来,宣恩以“生态优先、城旅融合”为破题之钥,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变革。从兴旅强城到匠心雕琢,从龙舟竞渡到龙游贡水……一座山区小城,正以生态为底色、人文为灵魂、融合为路径,书写着美美与共的浪漫诗篇。


01

烟火升腾,激活夜间经济磁场

傍晚,贡水河两岸灯光次第亮起,音乐喷泉随旋律起舞,“贡秀”舞台上演融合土苗风情的沉浸式演出,游客乘竹筏泛舟“龙游贡水”,仿佛穿行于3D山水画卷。兴隆老街的“蹦仙迪”活动,将传统民俗与现代电音碰撞,千人共舞的盛况屡屡刷屏社交平台。

近年来,宣恩聚焦夜游、夜娱、夜演、夜食、夜宿五大要素,丰富旅游场景,完善旅游业态,璀璨了一城烟火,点亮了山水小城,仙山贡水旅游区获评湖北省夜间消费集聚区。


“这里民族风情浓郁,景观建筑十分有特色,穿一身民族服饰,走在贡水河畔,仿佛穿越了一般,每一张照片都惊艳朋友圈。”游客白晨晨说。

聚力景区夜间景观打造,精心雕琢以墨达楼、钟楼、文澜桥为代表的土苗侗少数民族文化建筑,辅以美化亮化工程,营造沉浸式夜游空间,让游客看不够,不愿走。


夜经济的火爆,离不开多元业态的支撑。围绕各年龄段游客需求,打造了烤活鱼一条街、风情美食街等夜间消费地标,丰富休闲场景,引进酒窝精酿等34家市场主体入驻国家级休闲旅游街区兴隆老街,补充酒吧、清吧、咖啡茶饮等休闲业态,发展旅拍门店130余家,宣恩烤活鱼、张关合渣等地道美食餐饮门店1700余家。

同时,为提升仙山贡水旅游区夜经济附加值,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增加留宿率,宣恩县更新出台《宣恩县旅游业发展奖励办法》,引进亚悦、全季、君澜、如家、锦江都城等知名品牌酒店,大力发展经济型快捷酒店,初步构建起集特色酒店、城市民宿、青年旅舍、露营营地于一体的多元化住宿体系。


“我们围绕‘吃购游娱演’,突出土苗侗民俗文化、紧扣时尚潮流,为游客准备了丰富多彩的夜间活动,让来宣游客载兴而来、乘兴而归。”仙山贡水旅游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02

景城共融,重构山水美学版图

“在这里,县城即景区,市民与游客共享诗意栖居。”宣恩县文旅局局长王菊芳介绍,近年来,宣恩以“景城一体”理念重塑城市空间,贡水河串联起“六渡八楼十二桥”景观带,墨达楼、文澜桥等民族建筑与音乐喷泉、卡通墙绘等现代元素交织,形成“山水入城、城景共生”的独特风貌。

山区小城如何布局,才能行稳致远?在城市建设中,宣恩立足山形地势和资源禀赋,统筹考虑旅游项目和城市功能设施的布局,既推进景区建设,又完善城市功能。


从细节入手,合理安排生活空间;推倒机关院墙,拆围透绿;精心雕琢每一米人行步道和河边栈道;“见缝插针”式地增加景观绿化和儿童公园,布局“15分钟生活圈”……一个个细节彰显用心,一条条举措透射暖意,打造情景交融citywalk(城市漫步)。

“来这里第一感觉就是舒畅,很多设计看似平常却十分巧妙,非常符合人的需求。”甘肃游客孟思成说,他一直喜爱各种河流,却不善游泳,而宣恩县城沿河栈道布置的“水中月台”,满足了他走进河中亲水打卡的愿望。


宣恩以游客的视角打造景区,让游客流连忘返;从市民的角度提升景区品质,让居民安居乐业。统筹住建、城管、环保、交通、水利等各部门项目,累计投入43.2亿元,建成核心景区3.6平方公里。推动景区建设与城市配套功能风格一致、整体协调,做到天际线更靓丽,景观更精彩。在这里,“仙气”与“烟火气”相互交融,“灵气”与“秀气”相得益彰。

宣恩同步提升城市内涵,创新节会IP,举办新春灯会、烤活鱼嘉年华、贡水河水上运动会、七夕水上女儿会等活动赛事,确保“月月有活动,季季有赛事”。节会活动期间,整个县城形成一个巨大的演艺场,让游客有看头、有玩头,市民有想头、有赚头。在这里,游客点赞城市,市民欢迎游客,游客与这座城市的彼此交融也成就了市民与游客的双向奔赴。


03

文化铸魂,演奏美美与共乐章

“我在人间正回顾,一城烟火照长路,若山水如初我们亦如故……”夜幕降临,《施南谣》在贡水河上唱响,一拨拨游客登上百米长的“龙游贡水”,开启一段奇妙的穿越之旅。灯火璀璨的墨达楼和钟楼遥相呼应,一幅天上人间的美丽画卷随着游客的视线铺展。

在兴隆老街寨遇广场上,融合了土家民俗的户外音乐节——“蹦仙迪”热闹开场,游客随着音乐的节奏,围着篝火欢快起舞,将夜游宣恩的氛围推向高潮。


“这里的舞蹈很有民族特色,我非常喜欢,希望明年还能再来。”江苏游客周佳燕说,在她看来,宣恩不仅生态景观优美,其厚重的民族文化底蕴更是魅力十足。

互动性强、参与度高的“蹦仙迪”是宣恩将地域文化融入活动项目的一个生动缩影。宣恩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境内土家、苗、侗等33个少数民族和谐交融。八宝铜铃、薅草锣鼓、滚龙连厢等民俗文化异彩纷呈。

今年春节,连续举办9年的新春灯会依旧火爆。从2017年首届新春灯会吸引车辆排队15公里的“奇观”,到如今数十万人同赏元宵灯火,新春灯会将宣恩多彩的民俗文化内涵融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打造了一场场“光影为媒、文化为魂、烟火为韵”的文旅盛宴。


“我们年轻的时候就喜欢唱山歌、打三棒鼓,现在景区发展起来了,我们也有了展示的舞台。”莲花坝社区老年健身团团长吴乐银介绍说。随着县域旅游的不断发展,传统文化获得了新的发展土壤,她们每天坚持练习三棒鼓、采莲船等传统戏曲舞蹈,并经常参与县里举办的各种活动。

宣恩创新“文化+旅游+互动”模式,让游客能够参与手工艺品制作、土家婚俗体验和沉浸式文化展演等活动,将静态的文化资源转化为动态的消费场景,赢得了越来越多想要体验“当地人”生活的旅行者称赞。

04

精细治理,绘就主客共享图景

城市之美,始于颜值,精于文化,久于管理。

“这么多市民和游客聚集在城区,要保持河水清澈、街道干净,虽然困难重重,但我们必须做到。”宣恩仙山贡水旅游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开鹏表示,做好城市的服务和管理,既是维护城市高颜值的“面子问题”,也是满足市民和游客日常生活需求的“里子工程”。

在宣恩县城建设路,每隔500米左右就设有一块电子路牌,上面显示着简洁的地图,并标注了附近停车场的位置以及剩余车位数量。对于初次来到宣恩的人来说,这样的指示牌十分贴心。


停车难是许多城市和景区面临的共性问题,宣恩县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发力。一方面,建设停车位1.5万个,并将全县95家机关单位的3132个停车位免费开放,缓解了城市停车难题;另一方面,以智慧赋能,打造全域智慧旅游服务平台,让市民和游客都能实现“一机游宣恩”。


从“网红”变“长红”,优质的管理和服务至关重要,而修炼城市管理服务的“内功”需要全员参与、团结协作。

在重大节会期间,宣恩县多部门联合推出暖民措施,包括对外免费开放车位、引导市场主体以亲民价格经营、提升网络信号覆盖强度等。同时,号召商家无偿为游客提供洗手间、Wi-Fi、饮水等服务。


宣恩充分发挥商圈党委作用,商圈运营企业、市场监管、文旅、城管、规划等部门和属地社区党组织攥指成拳,成立兴隆老街商圈党委,打破资源要素壁垒,破解经营发展难题。同时,在大型活动期间,号召市民徒步出行、当好导游,并设立志愿服务岗,为广大游客提供全方位的便民服务。

05

久久为功,续写浪漫山水诗篇

从最初的摸索前行到如今的持之以恒、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从曾经的空有山水到如今的步步为营、点绿成金的坚定初心;从河道治理到景观雕琢、融城于景的深远匠心,这是宣恩文旅事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强的真实写照,也是景城一体、主客共享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


2024年,宣恩连续荣获“中国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示范县”“2024全国十佳旅游目的地高质量发展经典案例”两项荣誉。

在旅游的带动下,全国各地的游客纷纷走进这座山中县城,娱乐、餐饮、消费、住宿等行业全线升温,形成了新的旅游经济增长极。“仙山贡水,浪漫宣恩”的城市旅游品牌愈发闪亮,城市空间格局、百姓生活品质和经济发展气质都发生了显著变化。



2019年到2024年,该县旅游接待人次从300.88万人次增长到1100.1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从14.85亿元上升至71.8亿元,分别是2019年的3.66倍和4.84倍。龙游贡水项目“一票难求”,烤活鱼街区“一座难求”,酒店民宿“一房难求”。旅游的火爆极大地提升了市场主体的信心,带动了人流、物流、资金流的汇聚。

“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擦亮‘仙山贡水·浪漫宣恩’文旅品牌,做活‘水文章’,念好‘山字经’,加快形成以‘一城两关’(以县城为核心、东门关和狮子关为两极)的旅游发展新格局。”宣恩县委书记王闯表示,将启动仙山贡水旅游区5A级旅游景区创建,抓好狮子关、伍家台、彭家寨、矅天眼、野椒园等景区运营,有序推进贡水画廊、双龙湖旅游度假区开发,重点打造珠山镇东门关片区、长潭河侗族乡马虎坪片区等一批乡村旅游景点,发挥文化旅游业“一业兴带动百业旺”的倍增效应,推动县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没有经常留言或点“在看”的,会逐渐收不到推送!如果您想每天看到我们的推送,可以将“宣恩发布”微信公众号加为星标,或每次看完后点击页面下端的“在看”或“点赞”。宣恩发布感谢您的支持!



宣恩县融媒体中心出品

记者 | 陈绪开 宋思维 通讯员 张曾娅

编辑 | 林章羽 实习编辑 艾源

校对 | 张译丹

签发 | 欧阳章平 贺敏

投稿微信 | xuanenfabu

投稿邮箱 | xuanen@vip.163.com

广告合作 | 13329839797

宣恩县融媒体矩阵

云上宣恩APP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