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接过援滇的接力棒,我踏上南华这片热土。南华,意为祖国西南美丽的地方,素有“九府通衢”之称,属滇西边境片区县、革命老区县,是云南重要生态功能区、是少数民族主要聚集区,是彝州的西大门。农业产业化程度还不高,农民群众的收入主要靠种养殖业和务工收入为主。
沪滇项目助力持续擦亮“世界野生菌王国”名片
南华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境内最高海拔2861米,最低海拔963米,森林覆盖率达71.77%,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独一无二的野生菌资源。南华县野生菌资源分布广泛,是云南省野生食用菌生产加工最为集中的地区,也是云南省唯一的“一县一业”野生菌示范县,先后荣获“世界野生菌王国”“中国野生菌美食县”“中国野生菌之乡”的美誉。
但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野生食用菌产量不稳定、空窗期长,保育促繁技术和规模化水平有待提高,抵御风险能力较弱等短板,为了补齐这些短板,2024年投入沪滇协作帮扶资金,建成龙川镇徐营村食用菌种植基地,项目规划用地用地140亩,建设大棚140个,每个大棚320平方米,大棚总面积约44800平方米(约67.2亩),以及配套建设生产路网、水电等设施。项目实施以珍稀食用菌品种高效标准化种植为特色、以产业化和循环经济发展为动力,以科研试验基地为支撑的特色食用菌标准化产业基地。项目4月份批复,12月全面完工。
项目建成后成功引进墨江扬京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该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可实现产值1亿元以上,年用工量7万个左右,劳务工资约1000万元,每年增收村集体经济50余万元。
借力沪滇项目,补链强链萝卜产业
五街镇位于滇中腹地的高寒山区,距县城45公里,地处2州3县市5乡镇之中心,交通便利,地理区位优势突出,产业基础良好。目前五街镇已建成野生菌、核桃、萝卜、马铃薯、黑瓜籽、白芸豆6个万亩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是省州重要的优势特色农产品市场集散地。
为充分发挥气候资源优势,推进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与发展乡土特色优势农业产业深度融合,实现萝卜产业再升级,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推动乡村特色产业体系形成,壮大村集体经济,筑牢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投入沪滇协作帮扶资金,建成的五街镇高原特色农产品交易加工中心及冷链仓库1个(2800立方米),成功引进四川饭扫光食品集团公司,实现了从“风吹日晒萝卜干”到“脆爽开胃饭扫光”的深加工,年均可加工干萝卜条约1500吨,预计实现产值3500万元以上,实现全县萝卜精深加工“零”的突破。
农文旅融合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雨露乡着眼“生态立乡、文旅兴乡”,立足资源禀赋,以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为依托,紧扣人居环境治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村容村貌绿化、亮化、村落改造等工作。积极探索“农业为基,文化为底,旅游为径”的发展道路,统筹农业、文化、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跑出农文旅融合“加速度”,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先后在雨露村投入沪滇协作资金,持续打造雨露白族乡后甸村乡村振兴示范建设项目。建设智能温室大棚建设3座,实施田园农庄产业道路建设和食用菌种植园区配套设施建设,建成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的全州最大的以沙生植物为主体的“沙生植物园”,着力打造雨露乡乡村振兴农旅融合示范点产业发展模式,受益农户257户1116人。通过发展乡村旅游,雨露村农村经济总收入由2022年的10411万元增长至2023年的11577万元,增长了11.2%;通过农文旅融合发展,全乡7个村委会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新突破,截至目前,7个村共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19.18万元。
口述人:楚雄州南华县委常委、副县长 赵锋
整理人:沈竹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