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露出真面目,对中国开出条件:只要把TikTok卖给美国,减免对华关税不是问题。特朗普的“交易牌”能否奏效?他的真实意图又是什么?



【特朗普对中国开出新条件】

特朗普又在打他的“交易牌”了,这次的主角是TikTok。特朗普在白宫的记者会上高调宣称:他将减轻中国的关税负担,前提是字节跳动旗下的TikTok的美国业务得换个东家。

特朗普还特意强调,再大规模的TikTok也没有关税来的实在。这次表态距离他推迟TikTok禁令的最后期限仅剩几天,而他说,要是协议没能敲定,他会考虑再次延期。看起来这出戏还没到落幕的时候。

特朗普这一番操作,其实是在做一场高风险的政治博弈。他希望通过整合TikTok问题与关税谈判,以此施压中国。在他看来,把TikTok的出售当成一项政绩,无疑是不错的选择,同时还能顺带刺激一下他的对手——民主党。



【特朗普妄图用TikTok对华谈判】

然而,TikTok对此显然毫无兴趣,他们多次否认有出售的打算。而另一方面,美国的商界大佬们,包括马斯克在内,也纷纷表示不想趟这摊浑水。即便如此,特朗普依然热衷于将其作为政治工具。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此前还签署了一道行政令,对所有进口汽车征收25%的关税,并计划在4月2日生效。同时,他还声称将在未来几周,对所有国家征收“对等关税”。

而在特朗普这次的任期内,美国已经对中国加征了两轮总计20%的关税,中国早已为此多次谴责,并采取了强硬的反制措施。

回到TikTok,这款应用在美国原本进行得好好的,但被冠以“损害国家安全”的名义,受到了拜登政府的限制。在这场纷争中,所谓的“国家安全”看似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但实际上,这是对中国企业资产和技术的打压与掠夺。



【美国企图掠夺中国企业资产和技术】

同样,特朗普对华加征关税也并不是因为什么迫切的问题,而是另一种形式的极限施压。不难看出,特朗普在TikTok问题上施压,并将其与对华关税挂钩,是意图明显的策略。

那么,特朗普的真实意图是什么呢?难道他真的是为了“交易”那么简单吗?还是想借此借机掩盖什么?其实,这背后隐藏着两个不容忽视的事实:

1.对中国加征关税不仅没有完全打压住中国经济,反而让美国自己受到牵连。从汽车行业到农业领域,各方抱怨不已,特朗普的支持率也因此岌岌可危。

2.这种关税策略也削弱了美国在盟友中的经济信誉,甚至可能导致大量资本的持续外流。

于是,把TikTok和关税问题捆绑在一起,不仅仅是炒作,更像是特朗普为自己日渐艰难的处境所找的一条出路。



【美股受特朗普政策影响暴跌】

我们都明白,特朗普的谈判风格一直是“得寸进尺”的最好诠释。在过去,这一招在很多盟友面前屡屡奏效。但在中国的强硬态度下,特朗普狂妄自大开出的条件,必然是无疾而终。

毕竟中国一直不吃他这一套。即便面对极限施压,中国也明确表示不会在核心利益上作出妥协。特朗普根本不可能在谈判桌上占到便宜。

而且,一旦真的同意了特朗普的这种“交易”模式,那可能引发更多麻烦。不仅特朗普可能会得寸进尺,其他国家也可能学会对中国进行类似的掠夺。比如,欧洲那些对中国电动汽车加税的国家。因此,中国是绝对不可能让步的。

对于特朗普企图用关税来胁迫TikTok的设想,中国已经明确表示反对,并坚持要求营造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中方一再重申:企业的合法权益必须得到尊重,美国不应该打击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



【中方已做好奉陪到底的准备】

不论特朗普想出什么幺蛾子,中方都已做好奉陪到底的准备。历史已经多次证明,每当美国挥舞“关税大棒”,最终伤到的都是它自己。

说到这里,似乎一切都明朗起来了——无论特朗普出于何种目的操弄TikTok和关税问题,他都需意识到,中国并不惧怕压力,而他所面临的挑战也远超想象。

其实,特朗普抛出的这番言论,某种程度上也提醒了我们,地缘政治和国际经济关系从未停止过变化。而TikTok事件只是其中一环。虽然这场关于关税和科技的对弈暂时看不见输赢,但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之一的中国,需要的是时间和智慧去化解挑战,同时对于未来国际环境的复杂性加以预判、适应乃至引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