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辅导老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考研是必须的,但考上却不是必须的”,这句话很多大学生起初并不明白其中的深意,但无论是考上了还是没考上,在多年之后想起这句话才明白,原来考研的意义不在于是否考上,而在于这段经历。

经历过考研的人,考上了自然是获得了一个自我提升的机会;可即便没考上,我们也不能忽视他们这一路走来付出的努力和汗水,一年多的备考和坚持、以及没有考上之后的失败,对于大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成长和历练。

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在那些考研成功的喜悦中时,其实在角落里,也有着许多考研失败的同学,他们之中有一部分人是连笔试都没能通过的,其实可怕的不是没考上研究生,而是无法接受自己的失败,沉浸在挫折和痛苦之中,才是这场考研之路最大的失败。



“我是宿舍唯一没过初试的人”,双非男孩考研C9,后悔心比天高

考研是一场自下而上的攀登,而世界上最难走的路,恰恰就是往上走的路,在考研群体中,双非院校的本科生对于考研目标的设定往往难度更高,对于这类学生们来说,他们迫切地希望自己能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通过考研的方式迈进名校的门槛,成了许多二本学生唯一的目标。

但目标设立的太高,失败的风险也就越大,一名双非本科的男孩,在考研笔试失败后痛哭流涕,只因自己所在的宿舍内,除了一人成功保研之外,其他几名室友都通过了复试,有的人正在准备复试的内容,而有的人已经通过了复试,正在肆意宣泄着这一年多的备考压力,在寝室玩游戏。



无论是游戏的背景音还是其他室友讨论复试的欢声笑语,在男孩这里都成了刺耳的“噪音”,这些声音无一不在提醒着他的失败,因为自己是宿舍内唯一一个连初试都没过的人,他无法接受自己的失败,更无法从这种失败的痛苦和挫败中走出来。

因为笔试分数相差甚远,他在几个月前就已经知道自己考研失败的事实,而这种痛苦直到此刻才化作泪水,肆无忌惮的流淌下来,男孩非常后悔,因为其他室友的目标院校基本上都是双一流院校或者末流211,而只有自己把目标设立在了C9院校,却连C9院校的门槛都没摸到。



考研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无法走出失败带来的挫折停滞不前

不可否认的是,水平越高的学校,对于专业课的阅卷严格程度也越高,男孩落榜或许并非是因为他不够努力,而是因为比他更努力、更优秀的人太多了,但他也无法控制的感到后悔:如果不是自己心比天高,或许也能通过笔试,上岸研究生了。

而男孩之所以无法从失败中走出来,其实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男孩的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父母无法支持他继续二战,而他本人在决定考研的那一刻开始,就没有了解对任何找工作的相关信息,如今考研失败的他,不得不面对另一个难题,是继续二战还是凑合着找一个糊口的工作?成了男孩更加后悔自己考研目标院校定位太高的原因之一。



考研不仅是一种选择,更是一种博弈,有人成功自然就会有人失败,与其后悔自己曾经的决定,不如在复盘好失败经验的同时,尽早规划未来的打算,其实人生之中失败的次数远比想象中的还要多,可怕的不是失败,而是无法走出失败带来的挫折,让原本能走向成功的脚步停滞不前。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