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8日至4月6日,以“百年之约”为主题的2025粤港澳大湾区花园大赛将在深圳盛大启幕。这场横跨福田与南山两大会场的国际级园艺盛事,荟萃全球47个匠心独运的花园作品,以“百合”与“花毛茛”为双主题花卉,串联起深圳“第一座公园”到“千园之城”的百年脉络。通过湾区融合、科技创新、文化传承与全民共创,打造一场融汇艺术、科技、文化与自然之美的生态盛宴,向世界展示大湾区的绿色发展智慧与文化活力。
为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文明建设,深圳市自2019年起已成功举办五届粤港澳大湾区花事盛会,以花为媒推动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与城市发展协同共进,本届大赛作为“山海连城 绿美深圳”行动的重要实践,将进一步为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湾区典范注入新活力。
一步一景,在“花花世界”中感受国内外的城市魅力
福田会场设于深圳笔架山体育公园—深业上城,规划了“大师园”“湾区花园”“城市花园”“鲜花市集”四大主题区域。公园主游线两侧布置有主题花花园,线上点缀9个迷你花园,形成一步一景的沉浸式体验。
“大师园”集结中国、英国、南非、新加坡、泰国、美国等国际获奖设计师团队,与大湾区知名企业联袂打造的7个风格各异的主题花园。《归园·万物生境》以生态修复为主题,展现生态和谐与重生力量;《深湾叠翠》演绎山海城生态演变;《第一滴雨》以水循环隐喻生命轮回;《太阳之舞》将天体轨迹转化为空间诗意;《超链密码花园》以深圳公园百年为脉络解码链接新时代的无限可能。以及,南非团队以竹编蒴果装置与漂浮草甸打造的《生命的轮廓》和新加坡团队采用环保材料探索建筑与自然共生模式的《绿色未来》。这些作品以植物为语言,共同诠释了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智慧,为湾区生态建设提供创新范本。
“湾区花园”由香港、澳门、广州、苏州四城倾力呈现,展现城市独特风貌。香港《城中花园》以英式拱廊、水池与田园木屋还原英伦风情;广州《行花街》以广府非遗为灵感,通过满洲窗元素与现代花艺装置,彰显岭南文化的深厚底蕴;澳门《活力共生》以大三巴牌坊为背景,融入葡式碎石路与风铃舞台,致敬全运会;《苏州园》则通过明暗对比、漏景花窗等传统手法,再现江南园林的诗意美学。四座城市以园艺为笔,在方寸之间勾勒出多元文化交融的湾区画卷,生动诠释了“一城一特色,一园一世界”的共生理念,呈现了“城林共生”的湾区特色。
“城市花园”则由深圳各区共同打造,每个花园均以独特元素回应区域定位,诠释年轻城市的多元魅力。南山《浪·头花》以海洋浪潮为灵感,通过飘带景观与层叠绿植诠释生态创新;龙岗《琴韵园》将古琴意象与花毛茛花境结合,演绎东方美学;福田《福园》融合古今造园智慧,演绎都市园林的延连脉络;宝安《芯花园》引入AI情绪响应与3D打印技术,打造科技疗愈花园;坪山《坪山有戏》通过围合构筑与禾雀花色彩传递戏剧文化;龙华《澜园》以观澜古墟为原型,结合全息投影与湿地景观呈现古今对话。其他花园如盐田《航启山海湾》以百合扬帆象征开放包容,大鹏《浪幔金沙》以纱幔与琉璃沙滩诠释滨海浪漫,罗湖《万象乘风》以竹风铃隐喻生态韵律,光明《有光的地方》通过光影植物组团呼应科技新城定位,深汕特别合作区《云启智行》则以粤剧水袖与竹编艺术串联传统与智造产业。这些花园如同一座座微缩的城市名片,以植物为媒介,科技为笔触,共同书写着深圳这座创新之城生生不息的发展故事。
“大师园”集结中、英、南非、新加坡等多国设计团队,以植物语言诠释生态智慧,展现了从非洲草原到东南亚雨林的全球风貌。而“湾区花园”中香港的英伦风情、澳门的葡式碎石路等设计,进一步浓缩了国际文化交融的多元图景,恰似“世界之窗”的微缩景观再现。
“城市花园”,像是“锦绣中华”的园艺演绎。如龙岗《琴韵园》的东方美学、宝安《芯花园》的科技疗愈、坪山《坪山有戏》的戏剧文化,恰似“锦绣中华”中民俗村“一步一景”的沉浸式文化体验。而苏州园的江南漏窗、广州《行花街》的岭南非遗元素,就像“锦绣中华”对中国传统建筑与地域风情的凝练表达,形成“一日看尽中华韵”的园艺版图景。
百年之约,将百年公园故事转化为市民可感知的文化实践
南山会场选址中山公园—荷兰花卉小镇,具有特殊历史意义。始建于1925年的中山公园,是深圳市历史最悠久的公园,是这座城市从边陲小镇蜕变为国际化都市的历史见证者。大赛将主会场之一设在中山公园,正是以“百年之约”串联起城市的历史文脉与当代创新。中山公园内花园作品与科技巨头、时尚先锋、创新标杆企业深度融合。目前,2025年青年设计师迷你花园设计作品征集活动已收到来自30个高校、企业的青年设计师作品,其中佼佼者将择优在中山公园建造。荷兰花卉小镇则以生肖“蛇”为灵感,通过弧形渐变花带与灵动花境设计,呼应“繁花筑梦”主题,传递蛇年纳福的美好寓意。
在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之前,全市仅有两座公园,分别是建于1925年的中山公园和1966年对市民开放的东湖公园(原水库公园)。而如今,不足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大大小小的1320座公园,串联起山林、海边、社区、街边,让市民能够通山达海、贯城串趣、畅享自然。按一天逛一座公园的速度计算,逛遍深圳所有公园需要3.6年。深圳用40余年时间,完成了“公园里的城市”的华丽转身。
自1925年中山公园建成,到如今“千园之城”的建成,深圳的公园不但成了城市绿肺,更是深圳人生活记忆的容器,珍藏无数动人的故事。公园在变,生活在变,但属于深圳人的美好记忆,永远不变。每一张照片,都是一个故事;每一片绿意,都是一段记忆。为此,2025粤港澳大湾区花园大赛南山会场-中山公园特别推出“百年印迹·城市影像”摄影作品征集,优秀作品将在2025粤港澳大湾区花园大赛南山会场-中山公园活动现场与公众见面。
大赛通过“百年印迹·城市影像”摄影征集活动,将百年公园的历史叙事转化为市民可感知、可参与的当代文化实践。市民在分享与公园相关的老照片时,不仅是在记录个人记忆,更是将个人与城市生态发展的故事融入公共记忆。
“百年之约”不仅是时间维度的回望,更是空间维度的拓展。大赛以中山公园为原点,联动香港、澳门、广州等湾区城市,通过国际设计师的“迷你花园”创作、非遗IP的现代演绎,探索传统园林技艺与未来生态技术的融合。
“赏花+”激活花样经济
鲜花市集、特色活动持续上新,打造产业创新发展示范窗口
此次大赛精心打造的鲜花市集,创新性地融合观赏、互动与消费功能,呈现了多元化的花卉艺术空间。沉浸式家庭园艺花园区由广东省花木商会、广东箐禾景观科技有限公司以及深圳市绿源坊园林花卉有限公司联袂打造,通过实景还原阳台花园、庭院景观等生活场景,让市民亲身感受“花园生活家”的乐趣。
新优品种专区集结上海源怡、坂田种苗等7家顶尖育种企业,集中展示129个特色品种。其中朱顶红“烈焰女王”、彩叶芋“霓虹幻影”、簕杜鹃“星空之恋”等突破性品种,构筑起一座充满未来感的“活体植物博物馆”。
文创创意专区,由深圳出版集团倾力呈现“繁花书韵”主题空间。文创摊位汇集罗湖特色手作、“阿珍阿强”IP周边、招小喵联名、邮政文创等爆款产品,公园书吧摊位设置了水吧,提供咖啡、茶饮和轻食,还有特色图书以及深圳元素的文创产品。
此外,鲜花市集的棚内还有20多个国内外园艺行业品牌“展销一体”创意摊位。通过打造“可观赏、可体验、可收藏”的复合空间,融合自然美学与都市活力的鲜花市集,不仅为市民带来沉浸式艺术体验,更成为大湾区花卉产业创新发展的示范窗口。
大赛期间,两大会场还将举办10余场特色活动。3月28日,笔架山体育公园将举行花园大赛启动与颁奖活动;中山公园同步启幕,非遗粤剧、弦乐演奏、钢琴演绎等节目轮番登场。“繁花书韵文创市集”“公园消费市集”贯穿全程,此外,“女人花·百人瑜伽”“深生不息·港乐季”“非遗簪花体验”及多场民谣、潮剧演出,将让游客在花香中感受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文化体验。同时,深业上城生态商圈还有“爱在上城”主题美陈及7场春日时尚走秀,更有优惠礼券、消费赠礼、粤港澳大湾区专属礼遇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再次激活“公园+商业”无限可能!
便民服务升级,“AI+”让赏花之旅更舒心
本届花园大赛也科技感十足,不仅3月28日启幕当天有“夏起X02”AI导览机器人为游客提供智能路线规划、展区讲解及趣味互动问答,市民们还可以体验机器人咖啡、无人机外卖等。
未来花园影像馆也是满满的“AI含量”,赏花时不可错过的春日盲盒。置身全息花海铺满6米巨盒,指尖轻触满天花雨,脚步轻踩步步生花,现场还有黑科技龟鼓互动音乐会,200+种乐器现场还原,零基础一弹即会,带你在机械心跳声里跌入未来花境。
为保障游玩体验,福田会场及周边区域实行“7大网格-31个服务点”的精细化管理制度。每个服务点均设有统一标识的帐篷,配备专业值守人员及应急药箱,随时为市民提供咨询与帮助,让您的赏花游园之旅全程无忧。
智慧导览一键通达,全新上线的“2025粤港澳大湾区花园大赛”官方H5应用,只需微信扫码即可轻松获取:实时电子导览地图、便民设施定位(洗手间/医疗点/出入口)、交通接驳信息(地铁站/公交站)等便民信息。
重要出行提示
1.停车服务调整。2025年3月28日0时至4月6日24时,笔架山体育公园所有停车场(含西门、南门停车场及充电桩)暂停对外开放,建议市民优先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2.开放时间须知。笔架山体育公园花园开放时间:工作日:8:30—18:00;周末:8:00—18:30。(注:花园参观结束前30分钟停止进入,请合理安排游览时间)
3.交通出行方面,为方便粤港澳大湾区游客赏花,深业上城开通了深港直通巴、深中直通巴。深业上城更有4000个停车位,可解决市民游客自驾停车问题;住宿方面,坐落于深业上城的深圳文华东方酒店、MUJI HOTEL、深圳憬居酒店都是游客的不二之选。花园大赛期间,MUJI HOTEL、深圳憬居酒店更将推出专属客房优惠券。
统筹:南都记者陈荣梅
采写:南都记者陈荣梅 黄璐 实习生陈嘉琦
摄影:南都记者霍健斌 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