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的时候,金一给毛主席递上了一封朝鲜劳动党中央写来的信。信里头把南北朝鲜的军事差距说得明明白白,其实说白了,就是想请咱们帮忙,希望咱们能派出三个整装师去支援朝鲜打仗。
毛主席读完信,立马点头答应,说做就做。东北那边已经有两个整编师候着呢,他们可以立马动身,七月份就能到朝鲜。还有一个师正在打仗,暂时回不来,但到了第二年五月,也马上赶去朝鲜了。
可能不少人心里犯嘀咕,那时候新中国刚成立不久,各地还不太安稳,咱们国家的实力也还没完全壮大起来,为啥毛主席还要决定出兵朝鲜呢?
其实,这几支队伍都是由朝鲜族人构成的,就像是挂着中国军队名号的朝鲜军队,它们就是一六四师、一六六师和一五六师。让他们回到好久不见的故乡,为自己的同胞打仗,这个决定也正合他们的心意。
想必有人会好奇,为啥有那么多朝鲜族的人会离开家乡,到中国来当兵打仗呢?这事儿得从朝鲜的近现代历史讲起。
朝鲜的遭遇跟近代的中国挺像,都被好多大国欺负过。不过朝鲜的情况还要更惨一些,到了1910年,它完全被日本给占领了。好多朝鲜人为了躲开日本的残酷统治,就搬到了离我们近的中国东北地区,在那里安家落户。
【早期抗日部队的被迫“流浪”】
不过,战争的风暴最终还是席卷了东北。不仅咱们中国人受了欺负,就连那些早就在东北安家落户的朝鲜族人,也再次尝到了日本侵略的苦头。日本挑起的“九一八事变”,拉开了中国长达十四年抗战的大幕。
为了拯救国家的困难局面,中国共产党中央决定成立游击队伍。早在1931年,朝鲜的抗日队伍就开始筹备了。那时候,不少朝鲜族人加入了游击队,其中大家熟知的一位重要领导人就是金日成。他在汪清一带加入了游击队,还当上了政治委员。
东北那旮旯的抗日队伍噌噌往上涨,才短短两年光景,游击队就冒出来三百多拨儿。
到了1940年,东北联军里头有不少朝鲜族人当了大官。就拿金日成来说吧,他那时是第一路军第二方面军的头头儿,这位置可独一份儿。还有崔石泉,在第二路军里做参谋长,金策呢,则是北满的省委一把手。
不过,东北的抗日队伍越来越强大,这让日本感到十分紧张。为了稳住自己的地盘,日本军队开始拼命打压这些抗日队伍。就在这时,杨靖宇将军英勇牺牲,而金日成等朝鲜的领导人则选择逃到了苏联。
金日成等人逃到苏联后,加入了苏联红军的队伍。到了1945年,他们随着苏联红军重返中国东北和朝鲜等地,不过那时候,他们已经不再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里的朝鲜部队有任何联系了。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里,朝鲜族的部队成立得不算早,不过,有些朝鲜族人很早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比如那位有名的将军武亭,他1925年就成为了中共党员,还走过了著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路。
不过,这些老革命者人数太少,没法组成像样的队伍。与此同时,中国境内还有一支正规的朝鲜军队,它叫朝鲜义勇队,是得到了国民政府允许的。
1938年10月10日,朝鲜义勇队在汉口成立了。可没过多久,大约十来天后,汉口就被占领了。朝鲜义勇队的力量也被迫分成了两队,一队撤到了桂林,另一队则经过不少波折,最终抵达了延安。
八路军带着头,成立了朝鲜义勇队在华北的支队。没过多久,这支队伍就壮大起来,变成了朝鲜义勇军,而且他们的军长就是之前说过的武亭。
朝鲜义勇军虽然归八路军指挥,但他们特别有自己的主见。他们觉得,中国的抗日战争就是东亚人民一起反抗帝国主义的大事儿。要是中国打赢了这场仗,朝鲜肯定也能跟着得到自由。
【三大师团的“前世今生”】
1945年8月,抗日战争快结束了,朱德让武亭带着朝鲜义勇军去东北。这次行动有两个目的,一是要打掉东北的日伪军,二是把东北的朝鲜族人组织起来,为以后解放朝鲜打下基础。
可朝鲜领导人万万没想到的是,苏联红军拦下了他们想要踏入朝鲜的脚步。无奈之下,司令员武亭做出决定,把全军拆分成七个支队,并且一步步扩大队伍。
原本打算把所有七个支队都扩大规模,但没能做到,最后只有第一、第三、第五、第七这四个支队成功扩编了。这四个支队,后来就成了中国移交给朝鲜军队的主力。
最早的那支队伍后来变成了一六六师,队长叫崔仁,刚开始时,队伍里干部也就六十多人。到了1945年底,这支队伍和好几支朝鲜的队伍合并,一起组成了朝鲜义勇军在南满的第一支队。
1946年3月份,原来的第一支队扩大了队伍,分成了六个大队,并且这时起正式叫做李红光支队,他们在南满的敌人后方打起了游击战。
可能不少人心里纳闷,支队长明明是崔仁,咋就叫“李红光支队”呢?
李红光是一位朝鲜族的英雄烈士,他在东北的游击战斗中狠狠打击了日军,南满就是他英勇作战的场所。用李红光的名字来命名,就是为了缅怀这位杰出的革命前辈。
南满第一队伍跟着解放军在东北地区打仗,先后参与了保卫临江的四次大战、三次渡过江南的战斗、激烈的四平之战,还有解放沈阳的大行动。
可能很多人没听说过“四保临江”和“三下江南”这两场战斗,这里说的“江南”,并不是长江以南,而是松花江南边。这两场仗把国民党想在东北称王称霸的美梦给打破了,解放军也从此由防守转为进攻,东北的形势完全翻了个个儿。
在其塔木战役里,朝鲜族士兵的表现特别抢眼。他们为了早点埋伏好,连夜赶路,然后还在雪地里趴了整整20个小时。
当敌人新一军的十三团完全掉进埋伏后,朝鲜族的战士们立刻发起了攻击。短短两小时里,他们就干掉了157个敌人,还抓了1420名俘虏,并且得到了好多战利品,真是打了个漂亮仗。
辽沈战役结束后,南满的第一支队就改名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六六师了,下面管着四九六团、四九七团、四九八团这三个团。到了1949年7月,这支部队要交给朝鲜时,一共有10320名官兵。
一六四师最早可以追溯到第三支队和第七支队。第三支队的队长是金泽明,政治委员是朱德海。1945年11月份,为了守护哈尔滨的安全,朝鲜义勇军的第三支队应运而生,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保卫和巡逻。
1946年12月,这个部队变成了单独的第八团,人数有3000多人。
后来,第三支队被并入了第四野战军的独立一六四师四九一团,他们投身到了辽沈战役之中。
崔明是第七支队的头儿。1945年11月21日,他和第五支队的人一起坐车到了吉林市,后来被整编成了吉林保安第七支队。到了1948年11月,原来的独立十一师变了个样,成了一六四师里的一个团。
第五支队后来发展成了一五六师。1945年11月21号,文正一带着先头部队坐火车到了吉林市。但因为苏军不让继续往东走,他们只好在周边地方停了下来。
等第五支队的人马一个个来了以后,他们就成了主力,还加入了一些汉族干部,跟当地刚建好的4个警备团一起,组成了延边警备第一旅。这个第一旅有6000多人,主要任务是打掉延吉一带的土匪,还要把东满根据地建设好。
那时候,东北的土匪特别猖獗,人数最多时涨到了十万多人。他们到处捣乱破坏,给东北根据地的建立和稳定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这种情况下,我们军队多次安排了打击土匪的行动。在跟土匪的较量里,朝鲜族战士们英勇无畏,成千上万名朝鲜族士兵献出了宝贵生命,为平定匪乱立下了大功。
而且,在1946年4月的时候,第一旅里有个朝鲜族的队伍也投身到了长春的解放战役中。
当战士们冲向敌人的老巢——伪满中央银行大楼时,朴洛权团长在关键时刻站了出来,这时候前线的好几个指挥员都已经受伤了。他毫不犹豫地带着大家往前冲。可让人心痛的是,这位才结婚短短四个月、年仅二十八岁的英雄,被一串子弹击中,英勇牺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