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申城春意渐浓气温逐渐攀升时,说明恼人的“嗡嗡”声也将悄然回归。3月下旬之后,越冬蚊开始复苏,新一年的防蚊灭蚊大战即将打响。这些讨厌的家伙,不仅吸血扰人清梦,更可怕的是传播多种传染病如登革热、疟疾、乙脑、基孔肯雅热等。
省流版
1. 蚊子发育离不开水,雌蚊通过吸血促进卵巢发育繁殖后代。
2. 不同蚊种越冬方式不同,捱过寒冬的蚊虫成虫或蚊卵,就能不断繁育下一代。
3. 早春灭蚊事半功倍,可有效降低全年蚊媒密度。最关键要清除环境中的蚊虫孳生场所。
蚊虫生命周期
全世界已知蚊种逾3500种,其中仅80余种能叮咬吸血,其中与传染病有关的主要为伊蚊属、按蚊属以及库蚊属蚊虫。蚊子属于完全变态昆虫,一生分为四个阶段:卵、幼虫、蛹、成虫。蚊虫发育离不开水,前三个阶段生活在水中,有时一点点积水,就可能成为蚊虫的“产房”。值得注意的是,只有雌蚊吸血,雄蚊不吸血,雌蚊可通过吸血促进卵巢发育进而繁衍后代,这个独特的生物学特性使其成为疾病传播的关键环节。
蚊子越冬本领大
蚊虫发育适宜的温度范围为15℃-35℃,最适温度范围为25℃-30℃。当环境温度低于10℃时,其代谢活动显著降低,雌蚊停止摄食进入越冬状态。不同蚊种的“越冬”方式各有不同,伊蚊主要选择将滞育卵藏匿于树洞、废旧轮胎等积水容器越冬;库蚊主要以成蚊越冬,偏好躲藏在空置房屋、车库等温暖、避风场所。这些捱过寒冬的蚊虫成虫或蚊卵,就是当年蚊虫的“始祖”,一旦温度回升,他们就会“重出江湖”,开启新一轮的繁衍。
地下车库中正在越冬的蚊虫
轮胎积水是蚊虫孳生地之一
把握灭蚊黄金关键期
蚊虫繁殖力惊人,单只雌蚊每次产卵最高可达200-300粒。早春蚊虫多为越冬的成蚊或蚊卵发育的成蚊,数量相对较少,因此早春是灭蚊的最佳时机之一,早春灭蚊可事半功倍。灭掉这些“始祖蚊”,可有效降低全年蚊媒密度,防控效率高于夏季。
图片来自北京疾控
灭蚊最关键措施还是要清除环境中存在的一切可能的蚊虫孳生场所,如家里养的水生植物要定期换水,一周至少一次,庭院中的易积水容器比如花盆、水桶等,应倒置或加盖密封。对于像地下车库、楼梯间、防空洞等公用场所和设施,物业应组织专业人员灭蚊。
编辑:秦天宇
资料:上海疾控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