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当前学生在各个阶段的读书年龄来看,学生在18岁读本科,22岁读硕士研究生,25岁开始读博士研究生,如果升学顺利的话,博士毕业也得近30岁了。
一位博士毕业生要想在进入到高校工作后,晋升为博导,至少需要十年时间,所以现在的博导年龄主要集中在四五十岁。
如果告诉你,有人25岁就担任985高校博导,相信很多人都不敢相信,毕竟在985高校当博导门槛更高。但在现实情况中,确实有人在25岁就成为了985高校博导,这位优秀人才就是帅哥冯磊。
冯磊是一位95后,在1995年出生,他在2021年就开始担任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博导,当时他才25岁。
这个消息在当时引发了大家关注和热议,毕竟很多25岁的人,基本上都在读硕士研究生,部分在读博士研究生,而25岁的冯磊却成为了博导,这让人非常羡慕。
在过去了四年左右时间,近期冯磊离开了重庆大学,选择来到东南大学任职,直接担任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硕导。
看到这,大家也想知道冯磊究竟有何实力,能够在应届博士毕业后,就直接成为重庆大学博导。
其实冯磊的个人履历十分出色。
据悉,冯磊本科毕业于西南大学,博士毕业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是一所科研密集型大学,学校在2025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居全球第15名,学校多个学科在世界范围内名列前茅。
该校博士申请门槛极高,要求申请者必须来自国内重点高校且本科成绩平均分85分以上,同时需要雅思6.5或托福100分的语言成绩,并具备突出的科研潜力。
冯磊不仅顺利通过严格筛选,更在博士期间展现出惊人的科研爆发力,提前完成学业并取得博士学位。
2021年对冯磊而言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当同龄人还在为硕士论文答辩忙碌时,这位刚刚走出校门的年轻人已经站上了重庆大学的讲台。
作为重庆大学"弘深青年学者计划"引进的特殊人才,他直接获得正高级职称和博士生导师资格。
冯磊不仅有着出色的学历背景,他的科研成果也十分丰硕。
冯磊在国际高水平学术会议与期刊上发表了90多篇论文,其中包括ICML、NeurIPS、ICLR、CVPR、ICCV、KDD等。
- ICML是全球机器学习领域的顶级会议之一,由国际机器学习学会(IMLS)主办。
- NeurIPS是一个关于机器学习和计算神经科学的国际会议,该会议已经成为机器学习领域的顶级会议之一。
- CVPR是由IEEE举办的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领域的顶级会议。
- ICCV是计算机领域世界顶级的学术会议之一。
学术界对这位中国青年的认可不仅体现在论文发表上。2021年,冯磊入选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单;次年又登上福布斯亚洲同年龄段精英榜;2024年更入选亚太地区青年领袖榜单。
这些荣誉背后,是评审专家对其学术贡献和创新能力的充分肯定。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成就全部是在他30岁之前完成的。
冯磊研究方向为可信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安全等。这些领域恰恰是当前全球科技竞争的核心赛道。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社会生活,如何确保算法的可靠性、安全性已成为急需解决的世界性难题。
冯磊团队的研究工作,正是要为智能系统构筑"防火墙",如今他来到了东南大学计算机学院任职,我们相信冯磊一定可以产出更多优秀科研成果,这不仅会促进东南大学计算机学院发展,也会促进我国计算机领域的进步。
冯磊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优秀人才,他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毕业的时候,凭借他的能力,就可以留在国外顶尖实验室或进入科技巨头企业,享受优厚的科研条件和薪酬待遇。但他却心系祖国,选择放弃国外高薪工作,回到国内高校任职,由此来看,冯磊是一位爱国人才。
最近这些年来,我们也可以发现,有越来越多优秀人才选择回国发展,这意味着我国的科研环境与之前相比得到了很大改善,可以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完善、更纯粹的科研环境,所以我们希望能有越来越多优秀人才从国外回国,为国家社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