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局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乌克兰正在走向失败,俄罗斯一边加紧进攻,一边试图劝说北约放弃,不只是停止军援,还喊话让在乌克兰境内的所谓北约“专家”赶紧离开。结果北约内部陷入争执:美国试图结束战争,欧洲试图将战争继续下去。
俄罗斯好言相劝,北约没听懂,尤其是欧洲国家正在试图加大乌克兰的军援力量,北约专家更是拒绝撤离乌克兰。那么,这次俄军就换了北约能听懂的方式,动口无效,只能动手了,不服就接着炸!根据俄罗斯媒体《沙皇堡》网站在2025年3月26日的报道,俄罗斯军队在3月25日夜间,使用各种导弹与无人机,连续轰炸了6个小时。
俄军导弹现在数量充裕
无人机产能更是大爆发
俄罗斯国防部在相关战报中称:俄罗斯军队组织战役战术航空兵、攻击无人机、导弹部队和炮兵打击了乌克兰的军用机场基础设施、军事装备修理企业、无人机生产车间和控制点、弹药库以及乌克兰军队在143个地区的人力和装备集结地。
俄罗斯军队发射了200架以上自杀无人机,还有“伊斯坎德尔”-M弹道导弹,这是近期对乌克兰后方实施的最大规模的轰炸之一。打击目标相当多,其中乌克兰军队的指挥所为重点打击对象。在克拉马托尔斯克地区,乌克兰安全局总部在卢甘斯克指挥部正在举行会议期间遭到摧毁。
乌克兰就是不承认自己指挥所被炸
在哈尔科夫州伊久姆,隐藏在一家饲料厂内的乌克兰军队的基地遭到袭击,据称是乌克兰军队第三旅的后勤部门,也是当地最大的仓库之一。同时,也是在其中隐藏了司令部,有来自各个单位的人员和车辆出入。
俄罗斯军队本次打击造成至少15人死亡,20多人受伤。多辆车辆被毁,仓库综合楼的主楼被击中,导致火灾发生,过火面积超过8000平方米。七个储存设施被彻底摧毁,里面存放有北约装甲车辆的备件,以及燃料、润滑油和弹药。另外两栋仓库建筑因二次爆炸而严重受损。
基辅地区的第635独立防空营的营地也遭到猛烈袭击,据俄罗斯媒体的报道,该营地内的原有部队被派往前线后,提供给北约专家驻扎,双方主要是有关防空方面的合作,如今他们也被炸了,只是伤亡不明。
俄军近期对乌克兰境内北约目标进行了高强度空袭
打击乌克兰军事基地,尤其是司令部的主要目的,是炸死在里面的北约所谓“专家”,他们不离开乌克兰,只能挨打。据俄媒称,俄罗斯军队这几次打击让北约专家死伤惨重,只是乌克兰与北约都不会公开相关的情况,属于打死不承受有人员伤亡。
自从俄乌战争开始,北约派了不少人员秘密参战,在许多乌克兰单位中有北约专家活动,这些所谓的“专家”不是充当教官,就是充当指挥联络人员,还有的是直接操作高技术装备的高级别人员,所以各个都“价值不菲”。在俄方的定义中,这类北约专家就是“大鱼”,属于必须清除的目标。俄罗斯军队这回的打击,就是想把北约“大鱼”一锅炖,全部炸死,让北约去心痛吧。北约能够派到乌克兰的人员都属于精英人物,死掉一人就损失就相当大。
俄罗斯近期主要打击的就是乌克兰的军工能力
除了打击乌克兰军队之外,也重要打击乌克兰的军工企业,其中第434兵工厂在2025年3月25日深夜受到空袭,其用于储存弹药和修理设备的车间被炸,引发火灾,导致建筑物和设备库存被烧毁。基辅的瓦西里科夫机场附近用于生产航空弹药的装配车间遭到轰炸,其总部和值班服务大楼部分遭到摧毁。用于维修发动机和制导系统的设备遭到损坏。
最严重的一次袭击发生在克里沃罗格,有统计称,发现100多架自杀式无人机飞向目标。这明显是俄罗斯军队正在改进其空袭战术,目前所采取的方案是,先进行卫星和无人机进行广泛侦察,再对选定的目标实施大规模无人机袭击。
乌克兰的负隅顽抗,只能招来更大规模的打击
乌克兰军队除了后方被炸之外,前线的损失也不小,根据俄罗斯媒体《卫星通讯社》的报道,俄罗斯国防部发布消息表示,在3月25日一天内,消灭乌军军人达1,310名,其中在库尔斯克地区,死伤超过230人。
在库尔斯克地区,乌克兰军队的总损失为70,190人,损失坦克402辆、步兵战车327辆、装甲运兵车290辆、装甲车辆2223辆、汽车2548辆、火炮585门、火箭炮53门,包括美制“海马斯”火箭炮13门、防空导弹发射装置26具等。
乌克兰的损失日益增多,实际上能够打下去的日子屈指可数
北约对乌克兰动口多,动手少,根本指望不上。美国不出手,仅靠欧洲,挽回局面绝无可能。可是乌克兰依然拒绝和谈,不是得不偿失,而是自讨苦头,给自己造成巨大的损失,再继续打下去,也改变不了失败的结局。
参考报道截图:
为提升可读性,此文历经加工与润色。剧情演绎,仅供娱乐,万勿信以为真,切莫对号入座。图文素材皆源自网络,若有冒犯侵权之嫌,请及时联络,我会第一时间修改或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