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禾酱油“零添加”事件这两天是真火,网上也是吵翻了天,不仅公司深夜发文回应,连董事长也出来澄清:“千禾0”系列就是“零添加”产品!无论是第三方机构还是当地市监局的抽检,“千禾0”的酱油都是符合国家标准的,大家可以放心食用。

既然从头到尾都符合标准,这事怎么就闹大了呢?

其实整个事件的根源就在于大众对于“零添加”的深深误解!到底什么是“零添加”?“零添加”是衡量食品好坏的标准吗?我们将从四个方面为大家讲清楚!

第一,“零添加”是商业营销的概念。咱们国家行业主管部门之前从没有正式出台过“零添加”的相关标准和规范,“零添加”到底是不添加什么?是不添加糖?不添加盐?还是不添加防腐剂?食品行业并没有统一标准。这样一来,就为一些企业玩文字游戏留出了空间。企业一旦打上“零添加”的标签,有意无意会就对消费者形成一种暗示,质疑别人家是不是有添加剂?难道食品中有添加剂就不是好东西吗?这显然与事实不符!


第二,“零添加”对消费者有一定误导。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的人工合成或天然物质,是食品加工不可或缺的环节,不添加意味着要牺牲掉某些品质!比如不能一次性吃完的食品,如果其本身的成分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防腐剂就会成为保证食品安全的必要措施。而那些“不含防腐剂”的食品往往是通过添加大量盐和糖来实现长期保存目的的,经常吃这样的食品会不会对健康造成伤害呢?其实,我国对各类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剂量制定了严格、详细的标准,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都经过了科学、严格的安全性测试和评估。食品加工业越发达的地区,食品添加剂使用往往越多,可以说,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食品产业!所以,食品品质不应以加入多少种食品添加剂来判定,食品添加剂不能背锅!合理使用并不会带来健康风险,只能说,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添加剂越少越好!第三,“零添加”不能保证品质过关。就拿酱油来说,所谓标榜“零添加”的酱油,即使真正做到没有任何“添加剂”,如果原料黄豆或其它原料的重金属含量超标,那“零添加”的意义又何在呢?宣称“零添加”的食品并不意味在安全性上变成“优等生”,规范使用有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其安全性也不必担心!第四,“零添加”很难做到。目前很多品牌利用“零添加”概念作为产品附加值,造成产品价格虚高,事实上当今的食品工业领域不能说没有,但绝大部分很难做到“零添加”,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要使用各种食品添加剂和添加成分。就在今天(3月27日),国家卫健委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标准修改单。其中明确提出,不允许再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语对食品配料进行特别强调。食品安全无小事,守护健康是大事,消费者要的不是“零添加”的口号,而是“零风险”的保障。所以,让我们从自身做起,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食品环境吧!
农视点述评员 | 杨公元 赵宁宁剪辑 | 陈琛

主编 | 杨公元

监审 | 宋锦峰

部分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用温度融化数字,用视角剖析现实,让每一声叹息都被听见,每一份坚守都有回响。《农视点》,看懂生活褶皱里的光——这里没有宏大叙事,只有与你血脉相连、与时代共振的民生力量。

《农视点》属中央新闻网站农视网原创栏目

版权归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所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