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成都市龙泉驿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要求,近日,“龙泉驿工匠学院”2025年职业技能培训正式拉开帷幕,聚焦区域产业升级与公共安全需求,同期开设救护员与无人机驾驶两大课程,吸引全区90名职工群众积极参与。
应急救护培训 筑牢生命安全防线
在救护员培训课程中,学院邀请专业急救专家团队进行授课。课程以“理论+实操”双模块为核心,涵盖心肺复苏、创伤救护、AED使用、常见急症知识、意外伤害和突发事件处置等内容,重点考核成人心肺复苏程序和操作技术、AED使用两个方面,旨在针对企业园区、大型社区、商业商圈等高密度人群场景,强化心肺复苏、创伤急救等技能,助力打造“15分钟应急救护圈”,构建“安全龙泉驿”。
在实践操作环节,学员们分组进行模拟演练,利用模拟人等设备反复练习心肺复苏动作要领,从判断意识、检查呼吸到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配合,每个步骤都力求精准。培训老师穿梭于学员之间,进行一对一指导,及时纠正不规范操作,确保他们真正掌握技能。
无人机驾驶 赋能低空经济新赛道
随着龙泉驿区在智能制造、物流配送、农业植保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无人机技术的应用需求日益增长。为满足产业发展和职工群众的技能提升需求,“龙泉驿工匠学院”精心筹备无人机驾驶培训课程。
课程设置紧扣智能制造、物流巡检、农业勘察等应用场景,设置飞行原理、航拍测绘、应急调度等模块,学员需完成6个学时理论学习及34学时实操练习。理论学习部分涵盖无人机飞行原理、相关法律法规、操作安全规范与注意事项、地形天气对作业的影响、作业前环境检查与风险评估等内容,实操教学则包含模拟器飞行练习、无人机基本飞行操作、日常维护要点等内容。
在实操训练环节,学院配备模拟器、无人机设备,并划定专门的飞行训练场地。学员们在专业老师带领下,从最基础的无人机起飞、降落操作学起,逐步掌握航线规划、悬停、定点飞行以及复杂环境下的应急操作等技能。学员唐先生看着操作屏上的三维建模图,笑着说:“以前背着药箱走田埂,现在开着‘铁蜻蜓’巡青山,种地也能这么潮!”
组工搭台 构建技能培育新生态
龙泉驿区委组织部创新推出 “双培养” 机制,将技能培训与党员培养有机结合,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行业工匠;同时,将培训成果纳入产业工人党员积分管理,激励更多产业工人提升技能。其中,“龙泉驿工匠学院”是区总工会服务“优化提质、特色立园,赋能增效、企业满园”行动,推动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订单式”培训,推动技能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2025年,区总工会计划推出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新媒体运营等前沿课程,持续完善 “培训 + 竞赛 + 认证 + 就业” 闭环生态,联合区内龙头企业建立 “党员名师工作室”,为产业工人提供更多学习和成长的平台。
此次 “龙泉驿工匠学院” 双技能培训的成功开班,是党建引领与技能培训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未来,成都市龙泉驿区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推动技能培训工作迈向新高度,为高质量建设先进制造业高地和现代化品质城区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周玉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