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婆婆,您说什么?AA制?"刘淑华放下筷子,难以置信。

餐桌上一片寂静,只有婆婆的笑容在灯光下显得格外刺眼。

后来我将陪嫁房归还娘家,他们发现没地方住了才知道后悔。



01

刘淑华出生在省城一个富裕家庭,父亲刘建国是本地颇有名气的房地产开发商,母亲张丽是一位高中语文教师。作为独生女,刘淑华从小锦衣玉食,要什么有什么。

"淑华,你这个月又超支了。"张丽看着信用卡账单,无奈地摇头。

"妈,就一双鞋而已,我同事都买了,我不买多没面子。"刘淑华撇撇嘴,满不在乎地翻着时尚杂志。

"你这孩子,总是这样,花钱如流水。"张丽叹气道,"以后嫁人了,可不能这样任性了。"

刘淑华嘟着嘴:"我找的丈夫肯定不会管我这些。"

大学毕业后,刘淑华凭借父亲的关系,进入了一家知名出版社工作。工作两年后,因受不了加班和领导的严苛要求,她毅然辞职,在家休息调整。

就在这期间,通过大学同学的介绍,她认识了周越。

周越出身农村,家境贫寒。父亲曾是村里小有名气的木匠,后来因为给人家做家具偷工减料,被人投诉后失去了工作。母亲是普通农妇,没有什么文化。还有一个比他大五岁的姐姐,早早嫁人,婚姻不幸,带着一个六岁的儿子回到娘家。

周越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省城重点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建筑设计公司工作,虽然收入不高,但足够自己生活,还能每月给家里寄些钱。

两人相识后,周越的真诚和上进心深深吸引了刘淑华。他不像她以前交往过的那些富二代般轻浮,而是踏实稳重,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淑华,我现在条件不好,但我会努力工作,给你幸福的。"一次约会后,周越认真地说。

刘淑华被他的真诚打动:"我不在乎这些,我看中的是你这个人。"

恋爱三个月后,周越向刘淑华求婚。刘淑华欣然接受,但她的父母却强烈反对。

"淑华,你怎么能找这样的人?"刘建国怒不可遏,"他家什么条件?拿什么给你幸福?"

"爸,您别这样,周越很优秀,他会有出息的。"刘淑华为爱情据理力争。

"你现在被爱情冲昏了头脑,等你清醒过来,后悔就晚了!"刘建国语重心长。

张丽也劝道:"女儿,妈不是看不起周越,只是担心你们条件差距太大,以后会有矛盾。"

刘淑华却坚决地说:"我已经决定了,如果你们不同意,我就和他私奔!"

见女儿如此坚决,刘父刘母最终妥协,但提出一个条件——婚前给刘淑华一套位于市中心的三居室作为陪嫁,产权必须是刘淑华一个人的。

"这是我们的心意,也是对你的保障。"刘父严肃地说,"房产证上只能有你一个人的名字,这是底线。"

刘淑华虽然答应了父母,但在婚后不久,她偷偷将房产证改成了夫妻共同名字,没有告诉任何人。

"周越,这是我们共同的家,产权当然要写我们两个人的名字。"刘淑华甜蜜地说,周越感动不已。

婚后,刘淑华继续她的全职太太生活,而周越则努力工作,希望能够让妻子过上更好的生活。

"淑华,你要不要考虑重新找份工作?"周越有一次小心翼翼地问。

"我现在的状态挺好的,不想被工作束缚。"刘淑华漫不经心地回答,"再说了,我每个月的零花钱也不多,你养得起我。"

周越没有再说什么,只是默默地加班更加努力工作。

02

婚后一年,周越的父母因为年纪大了,不想再外出打工,想来城里和儿子同住。

"淑华,我爸妈想来和我们一起住,你看..."周越有些忐忑地问。

刘淑华虽然内心不太情愿,但还是勉强同意了:"那就让他们来吧,反正房子够大。"

没想到,周父周母带来的不只是他们自己,还有周越的姐姐和侄子。

"这是我姐和我侄子,我姐离婚了,带着孩子,无处可去..."周越解释道。

刘淑华心里一沉,但看着周越期待的眼神,还是点了点头:"那就一起住吧。"

就这样,原本宽敞的三居室一下挤进了七个人。刘淑华和周越住主卧,周父周母住次卧,周姐和侄子住客卧,客厅的沙发上总是堆满了周家人的杂物。

周家人搬来后,家里的气氛完全变了。周母李桂花开始对刘淑华颐指气使,要求她做饭洗衣打扫卫生。



"儿媳妇,你看看这地板,多久没拖了?脏死了!"李桂花皱着眉头说。

"妈,我不会做家务,我请了钟点工每周来打扫。"刘淑华解释道。

"什么?花钱请人来干活?你这不是浪费钱吗?"李桂花不满地说,"我们农村的媳妇,都是自己干活的。"

刘淑华忍了又忍:"妈,我从小没干过家务,不会做。"

"不会可以学啊,你这么大个人了,连饭都不会做,怎么当媳妇?"李桂花越发不满。

周越的姐姐周丽也经常在旁边煽风点火:"就是啊,弟妹,你看看你,每天睡到日上三竿,家务一点不做,还整天网购。你不上班也就算了,好歹做做家务啊。"

刘淑华委屈地向周越诉苦,但周越只是敷衍地安慰几句:"他们年纪大了,你多担待点。"

除了家务问题,生活习惯上的差异也让刘淑华苦不堪言。周家人习惯早睡早起,而刘淑华喜欢熬夜看剧,常常被周母指责浪费电。周家人饮食简单,而刘淑华喜欢精致的餐点,周母总说她铺张浪费。

更让刘淑华难以接受的是,周家人对她的隐私毫不尊重。她的衣柜、梳妆台经常被翻动,珠宝首饰无故消失,周母却说是刘淑华自己不小心弄丢的。

"周越,我发现我的金耳环不见了,你妈是不是拿了?"刘淑华质问道。

"怎么可能?我妈怎么会拿你的东西?你别冤枉人。"周越生气地说。

"那我的东西去哪了?不是你妈拿的,难道是鬼拿的?"刘淑华气愤不已。

"可能是你自己放错地方了,别总是怀疑我家人。"周越不耐烦地说。

刘淑华无奈,只能默默忍受。

为了减轻家务负担,刘淑华请了一位保姆每天来家里做饭打扫,但周母却百般阻挠,说保姆偷懒,饭菜不好吃,打扫不干净。最终,保姆被周母赶走了。

"妈,为什么要赶走保姆?我付钱请她来是为了解决家里的问题。"刘淑华忍不住质问。

"什么问题?家里有我们在,还需要花钱请外人?"周母理直气壮,"你如果觉得累,可以多做家务锻炼身体。"

刘淑华无言以对,只能再次向周越诉苦。

"你就忍忍吧,我妈年纪大了,有些固执。"周越依旧是这样敷衍的回答。

周越对妻子的不满和抱怨置若罔闻,甚至开始向着自己的家人。

"淑华,你能不能别总和我妈作对?她老人家一片好心,你怎么就不能理解呢?"周越经常这样指责刘淑华。

刘淑华感到深深的失望和孤独,她逐渐意识到,这个家里,她是外人,而周越和他的家人才是一体的。

03

婚后第三年,周家人的存在已经成为刘淑华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每天醒来,迎接她的是周母的挑剔和周姐的冷嘲热讽。

那天是周末,一家人难得聚在一起吃晚饭。刘淑华特意点了一桌丰盛的外卖,希望能够缓和一下家庭气氛。



"又点外卖,花这么多钱,值得吗?"周母看着满桌子菜,皱起眉头。

"妈,偶尔改善一下生活嘛。"刘淑华勉强笑着说。

"我看不是偶尔,是经常。"周姐周丽在一旁插嘴,"弟妹,你知道我弟一个月挣多少钱吗?你这样大手大脚花钱,他压力多大?"

刘淑华强忍怒气:"我用的是我自己的钱,不是周越的。"

"自己的钱?"周母冷笑一声,"你不工作,哪来的钱?不还是我儿子辛辛苦苦挣的?"

"妈,我爸妈每个月都会给我生活费..."刘淑华解释道。

周母突然放下筷子,一脸严肃:"淑华,我有个提议。既然你觉得你花的是自己的钱,那我们以后家里的开支就AA制吧。"

"什么意思?"刘淑华不解地问。

"就是各花各的钱,公共开支大家平摊。"周母解释道,"你不是说你有自己的钱吗?那就拿出来贴补家用。我和你公公虽然没退休金,但我们可以出力,帮忙做家务。你要是不愿意干家务,那就多出点钱,雇人干活。"

周丽立刻附和:"就是,弟妹整天不做家务,还花那么多钱,这样对我弟不公平。"

刘淑华震惊地看向周越,希望他能站出来说句话,但周越只是低着头扒饭,一言不发。

"周越,你怎么看?"刘淑华冷冷地问。

周越支支吾吾:"我觉得...妈说得有道理。你确实花钱比较多,如果能分担一下家里的开支,也挺好的..."

刘淑华感到一股热血涌上头顶,她猛地站起来:"好,既然大家都这么认为,那我同意AA制。不过,既然是AA制,那就要彻底一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