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环球网报道,菲律宾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布劳纳在印度“瑞辛纳对话”安全论坛上,大放厥词,妄图拉印度、韩国加入“阵营”。



南海(资料图)

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一直小动作不断,此次更是变本加厉。其试图联合印度、韩国,与美日澳组成“小圈子”来对中国施压。布劳纳直言不讳地将中国视为“共同敌人”,还宣称菲印合作包括情报交换方面的合作,甚至还透露计划从印度采购更多导弹,种种行为都在昭示着菲律宾在道路上越走越远。

菲律宾如此急切地拉拢他国,有着多方面不可告人的目的。从经济利益角度来看,南海地区拥有丰富的渔业、油气等资源。菲律宾企图借助外部势力,在南海资源开发中获取更大份额。据估算,南海潜在的油气资源储量相当可观,仅曾母暗沙盆地的油气资源量就约达126至137亿吨,这让菲律宾垂涎欲滴。菲律宾妄图通过扩大其所谓的“战略空间”,在南海海域划分更多属于自己的“势力范围”,进而实现资源利益最大化。

在军事层面,菲律宾深知自身军事实力与中国差距悬殊。通过拉拢印度、韩国加入美日澳菲的“Squad”机制,菲律宾认为可以提升自身军事价值,向美国讨要更多支持。布劳纳强调与各方在军事层面、情报共享以及联合演习和行动方面的合作,就是想借助这个“小圈子”的力量,增强自身在南海的军事存在,以便在与中国的对抗中不落下风。



南海(资料图)

然而,菲律宾的这些行径严重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南海诸岛是中国固有领土,这有着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从历史上看,中国对南海诸岛,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拥有主权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渔民长期在这些海域进行渔业生产活动,中国政府也对其进行了有效管辖。从法理角度,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国对南海相关海域及岛礁拥有历史性权利和主权。菲律宾无视这些事实,不断挑起事端,严重破坏了地区和平稳定。

面对菲律宾的疯狂举动,印度和韩国并没有如菲律宾所愿。印度虽然与中国在边境问题上存在分歧,但在外交、经济等领域与中国保持着密切联系。印度海军参谋长迪内什·特里帕蒂上将表示,印度认为确保印度洋地区和平稳定、贸易畅通无阻是其责任。这表明印度更倾向于通过自身的“东向行动”政策在印太地区发挥作用,而不是加入针对中国的对抗性框架。毕竟,中国已成为印度重要的经济伙伴之一,贸然卷入南海纷争,对印度的经济发展和地区影响力都将产生负面影响。

韩国同样如此,韩联社报道,布劳纳并未提及韩国政府对此计划的反应。韩国面临朝鲜半岛的安全挑战,其外交政策侧重于与美国、日本等传统盟友的合作,同时在经济上与中国有着紧密联系。加入一个可能引发地区冲突、对自身无益的对抗性框架,显然不符合韩国的利益。



南海(资料图)

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的种种挑衅行为,不仅损害了中国的利益,也给自身带来了诸多风险。过度依赖外部力量,菲律宾很可能沦为他国的棋子,失去外交和军事上的自主性。而且,这种强硬对抗的策略虽然可能在短期内煽动国内民族主义情绪,但从长远来看,必然会导致与周边国家关系恶化,使菲律宾在国际社会陷入孤立。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菲律宾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合作共赢才是发展的正道。与其花费大量精力在制造对抗上,不如回归理性,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依据国际法妥善解决南海争端。国际社会也应共同努力,对菲律宾的危险行径予以制止,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只有这样,才能让南海真正成为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合作之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