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气温满减活动”已经开始。
据上海天气发布,3月27日凌晨,上海中心气象台先后发布雷电黄色和大风蓝色预警信号。目前,雷电黄色预警信号已解除,大风蓝色预警信号仍持续生效中。
截至上午10时,上海大部分地区出现小到中雨,其中以崇明陈家镇为24.5毫米为最大。今天白天上海为阴到多云有时有阵雨或雷雨的天气,下午和傍晚时段降水略有减弱,但20时以后到明天早晨还有一波明显降水。累积雨量仍可达中到大雨。
目前冷空气的前锋已经开始影响上海,风力明显增强,偏北风5级阵风6~7级,沿江沿海地区更大,雷雨时还可能出现7~9级阵风。中午开始气温明显下降,预计傍晚以后气温仅12℃~15℃,冷风瑟瑟,下班时段除了注意防范风雨,还需注意及时添衣,谨防感冒。
从天气趋势看,周五雨水渐止,气温继续下跌,全天气温9~12℃,重回冬日体感。由于前期回暖幅度较大,导致此次降温剧烈,一定要注意及时添衣保暖。双休日天气回归平静,多云为主的天气将一直维持到下周五前后,气温逐日爬升,最低气温由7℃逐渐升至14℃,最高气温从13℃上升至26℃。
大风、大雾、寒潮、沙尘暴、强对流,中央气象台五预警齐发
今天一早,中央气象台发布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沙尘暴蓝色预警、大雾黄色预警、大风蓝色预警、寒潮蓝色预警。
寒潮:预计27日8时至30日8时,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华北、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华南大部以及西南地区东部等地将先后降温8~14℃,其中,河南、安徽、贵州等地部分地区降温可达16~18℃,局地降温20℃左右。
大风:预计27日8时至28日8时,新疆、西藏、青海、内蒙古、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北、北京、天津、辽宁、吉林、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湖北、湖南、江西以及四川等地的部分地区有5~6级风、阵风7~9级。
强对流:预计27日8时至28日8时,安徽、湖北、江西、浙江、福建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8级以上雷暴大风或冰雹天气;部分地区将有小时雨量大于20毫米的短时强降水天气。
大雾:预计,3月27日白天,黄海东南部海域、东海北部海域、舟山群岛附近海域、宁波港将有能见度不足1公里的大雾。
沙尘暴:预计27日8时至28日8时,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四川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扬沙或浮尘天气,其中,新疆部分地区有沙尘暴或强沙尘暴。
气象专家提醒:中东部地区降温明显,气温起伏剧烈,建议公众及时根据气温变化调整着装。并关注大风和沙尘天气的不利影响,外出远离临时搭建物、广告牌等,谨防高空坠物,做好个人防护。江南等地需防范局地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对交通出行的影响。
“倒春寒”,及时做好防护
中国气象局气象分析师介绍,大气科学辞典给出的解释“倒春寒”是在春季后期,一般是指4月或5月气温偏低的天气现象,而且气温偏低的时间比较久,有时10天甚至半个月。所以按照学术定义,这轮气温下降过程在3月,从时间上来说并不是“倒春寒”。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在公众心中,这种剧烈的气温变化就是“倒春寒”。
不论怎样
本周内气温的剧烈波动是一定的
公众要及时根据气温的变化做好防护
这三类人容易被“倒春寒”击中
老年人
老年人适应能力较差,抗病能力下降,且循环系统功能减弱,所以最易受到“倒春寒”危害。一些慢性病患者血压波动增大,最易诱发中风、心肌梗死等。
儿童
儿童免疫功能相对较弱,对“倒春寒”难以适应。此时,若不注意保暖,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乘虚而入,容易患上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性疾病。
女性
一些时髦女性在初春过早地减少着装,穿上漂亮的春装。专家提醒,女性膝关节对冷空气的刺激较男人更敏感,遭受冷空气侵袭后,关节局部容易出现麻木、酸痛等症状,久之易引起风湿性关节炎。
寒潮来袭
这些部位要做好防护
俗话说“春捂秋冻”,寒潮大举来袭,“春捂”要从最易受影响的部位做起。
心脑
当气温骤降时,人体为了保持体温,血管会自然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心脏负担加重。对于有心脑血管基础病的患者来说,可能会有疾病复发的风险。
鼻肺
冷空气可使鼻咽部局部黏膜变得干燥,导致细小破裂,病毒、细菌容易乘虚而入,造成呼吸道疾病高发,可诱发哮喘等疾病加重。
关节
在天气变冷时,关节液循环不好,不能顺畅地流向血液和组织,导致关节腔内压力升高,就会引起胀痛感。
骨骼
气温降低,人的血管收缩,肌肉和韧带柔韧性较差,对关节保护力度减弱,运动中稍不慎就可能会造成关节损伤及骨折。平时穿低跟鞋、运动鞋,可以大大降低摔倒所致的骨折发生率。
脾胃
此外,天气乍暖还寒,忽冷忽热对脾胃伤害很大,容易引起拉肚子、胃胀不适。
综合央视新闻、中央气象台、上海天气发布、健康中国等
原标题:《寒潮发力!上海气温一路走低,夜间至明晨还有明显降水;中央气象台五预警齐发》
栏目主编:周春晟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来源:作者:夏徐寅 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