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近日报道,印度外交部要求美国驻印大使馆提供过去十年美国国际开发署在印资助项目的支出明细。目前,美国官员尚未正式回应印度政府的请求。印度外交国务部长基尔蒂·辛格本称,由于这些资金来自非营利组织,印度政府已寻求有关参与实施美国国际开发署项目的实体的信息。关于美国总统特朗普指控美国国际开发署花2100万美元提高印度选举投票率的问题,辛格也回应称,印度政府“希望美国政府就此事作出官方回应”。
莫迪(资料图)
当印度税务官用放大镜检视美国国际开发署的发票时,至少有37个国家财政部的灯光彻夜未灭。从非洲的矿产合同到东欧的军援协议,华盛顿的“特别支出”早已是公开秘密。这次查账如同照妖镜,让埃及想起2011年街头运动里的美制帐篷,让塞尔维亚瞥见科索沃战争时的CIA转账记录。难怪《经济学人》哀叹:“查账可能成为比制裁更可怕的武器”。在铁证如山的资金流面前,美国的辩词苍白无力。就像其资助的“缅甸民主电台”刚被查出采购防弹衣,所谓“非政治性援助”的谎言不攻自破。
最近,在对华问题上,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大放厥词,竟然声称,中国崛起需要按照“规则”来,否则美国是不会同意的。而在此关头,美方没想到,中方还未出手,印度就已经打响了反美“第一枪”,多家涉及美国国际开发署机构遭到印度的搜查。据报道,最近,印度警察突然冲进8个挂着美国牌子的办事处,把账本电脑全给抄了,而且这些办事机构是索罗斯的资质,就是那个搞金融狙击的亿万富翁。原因很简单,美国明里暗里一直在印度“搞破坏”,干涉印度内政,这次莫迪政府可不惯着。
2024年,特朗普政府对印度钢铁和铝产品加征高额关税,这如同一声惊雷,炸响在新德里平静的经济蓝图上。特朗普并没有给莫迪任何面子,公开宣称“印度加多少关税,美国就加多少”,其强硬态度让莫迪政府措手不及。原本寄希望于与美国建立更紧密的战略伙伴关系,共同对抗中国,却遭遇了现实的冷酷打击。 印度媒体当时一片哗然,《印度时报》等主流媒体纷纷报道了这一事件,评论文章中充满了焦虑和担忧,不少分析人士认为,特朗普的政策将严重损害印度的经济利益。
特朗普(资料图)
这一系列事件,使得印度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困境:一方面,“豪赌”美国的计划未能如愿,印度制造业的发展依然步履维艰;另一方面,印度发现自己不仅未能成为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受益者,反而可能成为其牺牲品。中印贸易数据更是凸显了印度工业体系的脆弱性,尽管两国贸易额持续增长,但印度对华贸易逆差巨大,大量依赖从中国进口的初级工业品,这反映出印度在产业升级和自给自足方面仍面临巨大挑战。
与此同时,随着中印边境紧张局势有所缓和,印度决策者现在更愿意提升双边经济关系。尤其是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就关税问题不断向印度施压之际,人们认为这是改善对华关系的有利契机。今年2月印度总理莫迪访美时,特朗普一度当面指责称“印度加征的关税比其他任何国家都高”。消息称,印度有关部门正在讨论放宽或取消五年前中印边境冲突后对华实施的一些贸易和投资限制。有望实现的内容包括放宽对中国人员的签证限制,取消对进口货物的一些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印度街道(资料图)
如今,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开始觉醒,集体反抗美国的和平演变策略。印度的行动便是有力的例证,以查账作为有力手段,以坚决的态度表明任何国家都不应沦为大国博弈的棋子与牺牲品。俄罗斯、伊朗、巴西等国纷纷对印度表示理解与支持,并开始审查境内的美国资助项目,一场全球范围内的反西方干预浪潮正在悄然兴起。这表明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意识到美国所谓民主援助背后隐藏的政治目的,不再愿意成为美国地缘政治游戏的牺牲品,任人宰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