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8月底,福州军区司令员叶飞将军满心忧虑,郑重地向北京发出一封电报。在电报中,他言辞恳切地表达内心的愧疚与自责,坦言福州军区在保密工作上存在重大失误——高度机密的炮击金门军事计划竟然提前泄露。
消息泄露后,局势陡然生变。美军敏锐捕捉到这一情报,旋即迅速做出反应。美军军舰主动规避,巧妙避开我军可能的攻击范围;驻扎在金门岛上的美军顾问们也纷纷行动,匆忙躲进工事之中。最终,在整个炮击作战中,美军顾问仅有两名不幸阵亡,其余大部分都在工事的庇护下逃过一劫。叶飞将军得知这一情况后,内心被深深的自责所占据,他深知此次事件的严重性,也为可能对战局造成的影响忧心忡忡。
然而,事情的发展出乎所有人意料。没过多久,叶飞将军接到总参作战部长王尚荣打来的电话。电话那头,王尚荣声音沉稳平和,他的一番话瞬间让叶飞愣住:“消息走漏和你们福州军区没关系,此事是提前故意安排的。”叶飞握着电话,大脑一片空白,一时间,竟完全不知该作何反应。
左一叶飞
历来军中大事莫重于密,哪有仗还没打,提前把秘密透露出去的呢?
一、准备开战
1958年7月,福建沿海被台风的阴霾紧紧笼罩。狂风裹挟着暴雨,肆意侵袭这片土地。时任福建省委第一书记的叶飞,正奋战在一线,带领部队协助人民群众抢收农作物。突然,一则紧急通知打破了忙碌的节奏,他被要求立刻赶回福州,前往军区作战室接听来自总参的保密电话。
“作战室?”叶飞心头一紧,多年的军事生涯让他敏锐地察觉到事情的严重性。政府系统的电话绝不会接入军区作战室,这必定是军情要务。彼时,叶飞已卸任福州军区司令员,中央派韩先楚接任,而他担任福建省委第一书记兼军区政委。按他在回忆录中的说法,那时他已将主要精力投入到社会经济建设上。他不禁暗自思忖,怎么还有军事任务找到自己呢?
叶飞匆匆赶回军区作战室,拿起电话,听筒里传来总参作战部长王尚荣的声音:“中央决定炮击金门,这项作战行动由你指挥。”叶飞难以置信,韩先楚已就任新司令员,虽说人在北京,但按职责,政委不应越俎代庖指挥作战。王尚荣随即补充:“这是中央北戴河会议的决议,由你指挥也是军委的一致意见。”叶飞没有丝毫犹豫,慨然领命。
然而,开战绝非易事。炮兵部队亟待进驻福建,空军和海军也需迅速就位。但福建沿海刚遭受台风重创,连续十九天大雨、暴雨,四十三座大小桥梁被冲毁,公路和铁路塌方严重,部队调动面临巨大阻碍,尤其是重炮部队,几乎无法快速通行。叶飞当机立断,向中央发电报,请求推迟炮击时间。
不久,王尚荣亲自回电,告知中央研究后同意将炮击时间推后一个月。在这关键的一个月里,部队主要完成了三件大事:炮兵进驻厦门、空军开进福建、海军进入福建海域。
回顾历史,1954年9月,我军曾对金门岛进行炮击作战,蒋介石集团惊慌失措。金门与厦门距离极近,长期挨打极易被截断后路,因此蒋介石不断派空军轰炸福建沿海地区,致使我炮兵部队难以大量驻扎。所以,为确保此次炮击顺利进行,不仅要临时增调炮兵部队,还需将空军、海军部署到福建一线,保障地面部队的安全。值得一提的是,正是通过此次炮战的筹备,我军才真正夺取了福建的制空权和制海权。
重炮部队和空军部队抵达沿海时,福建人民群众欢呼雀跃。过去,蒋军飞机在头顶肆意盘旋、狂轰滥炸,如今,自家飞机翱翔天际,百姓们终于不用担惊受怕。老百姓们纷纷传言:“看来这次毛主席是下决心要解放金门了。”
有一幕尤为有趣,炮兵部队调来一个坦克团,为防范蒋军飞机轰炸,该团夜间从福州出发,连夜向厦门行进。坦克行驶时动静极大,地面被震得隆隆作响,群众发现后,纷纷从家中跑出,夹道欢迎解放军坦克。甚至有群众激动地自发喊起口号:“打过金门、解放台湾!”
叶飞望着这热烈的场景,心中五味杂陈。金门之战,是他心中永远抹不去的伤痛,如今,终于迎来了一雪前耻的机会。八月上旬,地面炮兵全部进入阵地,海军130岸炮部署在厦门对岸角尾。炮兵阵地从角尾延伸至厦门、大嶝、小嶝,再到泉州湾,呈半圆形分布,长达三十多公里,大金门、小金门及其所有港口、海面均在我远程火炮的射程之内。我军能将炮兵阵地布置得如此开阔、密集,仅在厦门前沿就部署了一个炮兵师,这主要得益于空军的卓越表现。空军不断击落蒋军飞机,连美军飞机也被吓得不敢靠近大小金门,我军成功掌握了制空权,为后续作战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