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夏天的一个傍晚,南京某处公园门外,一辆黑色小轿车缓缓停了下来。车门打开后,坐在后座的周恩来朝站在外面的一位中年男子点了点头,该男子随即迅速进入车内,与周恩来热情握手。

周恩来与该男子的谈话,是在疾驰的轿车中秘密进行的。谈话时间虽然不长,但却对两年之后的淮海战役中黄百韬兵团的全军覆没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蒋介石捡了芝麻丢了

1948年9月,由于96军军长吴化文率部起义,华野很快攻克了坚固设防的济南城,俘虏第二绥靖区司令王耀武。

济南有10万国民党守军,工事完备城防坚固,华野仅用8天即解放济南,这是国军所没有料到的。

津浦线上的济南、徐州以及陇海线上的郑州都是国军重点守备的城市要点,而徐州又位于津浦、陇海铁路交汇处,位置十分重要。济南解放后,徐州北部门户洞开,华野没有了后顾之忧,大军完全可以南下,直扑徐州。因此,这时候最为惊慌的是国民党徐州“剿总”。

此时,国军的机动兵团,是沿陇海线排成长蛇阵。在估计我军下一个目标是进攻徐州后,国军紧急调整部署,放弃陇海线上的郑州、开封等城市,准备将各兵团集中于徐州至蚌埠铁路沿线。国军方面认为,这样即可以拱卫徐州,又可以退守淮河一线。

11月5日,国军各兵团接到命令后,开始向徐州方向集中。黄百韬的第七兵团此时在运河东边,陇海线上的新安镇一带。



黄兵团本来可以快速撤离,但蒋介石考虑到李延年的第九绥靖区司令部和44军还在海州,有可能被我军吃掉。于是,命令黄百韬等待李延年和44军到新安镇后,掩护44军一起撤往徐州。

无法得知蒋介石此时是怎么想的,让一个兵团等待一个军,况且44军完全可以从海上撤离。蒋介石此举,简直是捡了芝麻丢了。黄百韬心急如焚,在新安镇等了两天,44军到达后,11月7日,黄兵团才开始仓促西撤。



9日,黄百韬兵团在极度地拥挤和混乱中渡过运河,到达碾庄圩。由于我军的围追堵截,黄兵团在渡河时损失惨重。黄百韬认为部队太疲劳,又决定在碾庄休息一天,这一歇,就丧失了撤离的最后时机。

黄百韬在碾庄圩休息时,华野各纵队却不顾疲劳,昼夜兼程地围追堵截黄兵团。华野第4、8纵队在陇海线以北追击,华野第1、6、9纵队从郯城南下越过陇海铁路,沿陇海路以南追击。

国军冯治安部的第三绥靖区,位于徐州东北方向,防守大运河韩庄至台儿庄一线。8日,绥靖区副司令张克侠、何基沣率领59、77军共两万余人起义,让开了运河防线。这让国军大运河防线形同虚设,起义给黄百韬兵团造成了两个严重后果:

第一,徐州“剿总”司令刘峙,听说运河前线起义,顿时惊慌失措,以为我军要进攻徐州。他急令驻守曹八集的李弥兵团向徐州收缩。李弥是距离黄百韬最近的部队,李弥的撤离,使黄百韬兵团被孤零零地扔在了碾庄圩。

第二,华野第7、10、13纵队得以迅速越过运河,插入徐州与碾庄之间,与南面的第2、12和中野11纵一起,彻底切断了黄百韬的退路。

长期潜伏,待机而动

国军怎么也没想到,领导运河前线起义的第三绥靖区副司令张克侠、何基沣都是我党发展的秘密党员。



何基沣与张克侠

张克侠是河北省献县人,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27年,又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军校毕业后,张克侠进入冯玉祥的西北军。1929年,张克侠申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秘密党员,不与地方党组织发生联系,而是由党中央周恩来等人直接领导。

全面抗战爆发,张克侠时任29军副参谋长,率部参加了卢沟桥抗战。1938年,日军第五师团企图经临沂、台儿庄,进攻徐州。张自忠率59军驰援临沂守军庞炳勋部,参谋长张克侠协助指挥战斗。59军官兵浴血奋战,与日军展开近战厮杀,重创板垣师团。日军第五师团号称“铁军”,居然被西北军这样的“杂牌”部队击溃,此战使师团长板垣征四郎引以为耻,差点自杀。

抗战胜利后,冯玉祥将军受到蒋介石排挤,不得不出国考察。张克侠与冯玉祥将军是连襟,他赶到南京为冯玉祥送行,借此机会,想要见一下周恩来。

周恩来把与张克侠的会面地点,安排在冯玉祥将军寓所附近的一处公园外面。傍晚时分,一辆黑色小轿车缓缓驶来。张克侠怀着激动的心情上车,与周副主席热情握手。



周恩来认真听取了张克侠的工作汇报,了解了徐州方面国军部队的情况。之后,周恩来向张克侠做出下一步工作指示:要多向国民党军官兵,说明我党的政策,为他们指明出路。要争取策动国军高级将领和大部队起义,从内部瓦解敌人。张克侠表示,起义是有把握的,希望解放军及时派人与他联系。

张克侠回到徐州后,继续做59军官兵的思想工作,为起义做准备。就在张克侠见到周恩来以后不久,1946年11月,何基沣在北平见到了叶剑英。叶剑英带来了毛主席的指示:在关键时刻领导部队起义。叶剑英还向何基沣透露:起义的事情可以找张克侠同志商量。何基沣这才知道,原来一直并肩战斗的张克侠也是我党同志。

何基沣,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33年,抗战烽火燃烧至长城一线。29军奉命坚守长城要隘喜峰口,由于武器落后,每个士兵都携带一把大砍刀。

在与日军实力悬殊的情况下,29军发扬了西北军擅于近战和夜战的长处。当时,何基沣任37师109旅副旅长,他的旅长就是著名抗战英雄赵登禹。109旅组织了一支大刀队,趁着夜色,偷袭日军营地。日军官兵正在呼呼大睡,忽见刀光凛凛,109旅的勇士们挥舞着大刀,一口气砍死几百名日军。



29军大刀队

1937年“七七事变”,29军驻守北平,何基沣率部坚决抵抗日军侵略。不久,29军副军长佟麟阁和132师师长赵登禹在保卫北平南苑战斗中壮烈牺牲。29军因寡不敌众,撤出北平。北平陷落之后,何基沣在思想上十分苦闷,不知道救国救民的出路在何方。

1938年,何基沣在养伤期间,曾悄悄化妆前往延安参观。何基沣在延安见到了毛泽东等党中央领导人,毛泽东与他分析了国际国内局势,做出了中国抗战必定会胜利的论断。何基沣在延安看到了共产党人朴实坚毅的品质,积极乐观的态度,军民平等和谐的氛围。何基沣认为自己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1939年,何基沣庄严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奉命仍旧留在西北军,率部抗战杀敌。1940年,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在枣宜会战中,不幸壮烈殉国。何基沣等人闻讯,悲痛欲绝,义愤填膺。33集团军官兵发誓此仇不报不是人。此后,何基沣率部在湖北当阳痛击日军,击毙了当年围攻张自忠的日军第18旅团少将横山武彦,为张自忠将军报了仇。

张自忠将军牺牲后,33集团军总司令由冯治安接任。1946年内战爆发后,33集团军被调往徐州,改为第三绥靖区,下辖59军和77军两个军。

59军和77军是西北军老部队,在抗战中是出过力的。但因为是“杂牌军”,始终不得蒋介石的信任。从抗战到内战,西北军不仅得不到好的装备,还被蒋介石不断地拆分、缩编。蒋介石的目的是拉拢和利用西北军,一有战事就将他们推到战场前沿。

西北军的一些官兵们感到十分心寒,认为跟着国民党干没有希望,前途渺茫。这支队伍又有着抗日爱国的光荣历史,张克侠与何基沣抓紧时间,在部队做好思想工作,发展了一批进步官兵。

由于吴化文在济南率部起义,蒋介石又对西北军将领加强了防范。本来在郭汝瑰的推荐下,由张克侠担任徐州城防司令。蒋介石不放心,让李弥接替。何基沣也被调离77军军长的职位,担任绥靖区副司令。

第三绥靖区司令冯治安原本也是张、何二人争取起义的对象。但冯治安思想挺顽固,也舍不得国民党这边的高官厚禄和享乐生活。冯治安知道张克侠曾经策动郝鹏举起义,也知道何基沣去延安的事,他虽然没有揭发他们,但也对他们有所戒备。

冯治安自己在徐州,把贾汪前线指挥部交给何基沣。但又不放心,派干训班教育长刘自珍带着一支两千人左右的队伍,监视着何基沣。冯治安还想把何基沣的家属接到上海,美其名曰特殊照顾,实际上是做人质。何基沣借口孩子生病住院,暂时不能走。为了打消冯治安的怀疑,他答应先将几只大行李箱交给冯,托人带走。

张克侠曾给冯治安写信,对他晓以大义,劝他站到人民一边来。但冯治安顾虑重重,不为所动。冯治安认为自己手握兵权,张克侠现在就是个副司令,掌控不了部队,对自己也造成不了什么威胁。

起义前惊险脱身

1948年10月,华野派13纵政治部联络部长杨斯德等人潜入第三绥靖区,与张克侠、何基沣取得联系,告知起义时间定在11月8日,并协助安排起义各项事宜。淮海战役前夕,张克侠和何基沣正在紧张地做起义前的准备。



11月初,贾汪前线的形势也日益紧张起来。7日,冯治安突然召集各位军官在徐州的司令部开会。冯治安可能察觉到了什么,他指定让张克侠主持会议,目的就是把张克侠扣留在徐州,不让他回贾汪前线。

7日的作战会议开了一整天,直到晚上。距离起义的时间越来越近了,张克侠却无法脱身,他心急如焚。此时,贾汪前线由何基沣负责,但何基沣只能掌控他的77军,59军怎么办?没有指挥官领导,起义时可能引发部队混乱。

此时,在贾汪的何基沣也等得很着急。明天就要起义了,张克侠还没有回来。何基沣不得不给张克侠打了一个电话。徐州这边,三绥区司令部会议室门口的电话要通了,说要找张克侠。会议室内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所有的人都屏气凝神,把目光移向张克侠。

在事关起义成败的关键时刻,张克侠很镇定。他从容走到电话机旁,拿起耳机,只听何基沣说了一句“有人要和你说话”,接着就是杨斯德的声音,催促他赶紧回到贾汪前线。

张克侠刚放下电话,就引起了参谋长陈继淹的警觉。他满腹狐疑地质问道:“刚才谁来的电话,有什么事?这么着急?”张克侠不慌不忙地说:“是何基沣,还是请我到前方去的事。”

张克侠回到会议室坐下,他必须想办法脱身。冯治安这时不在司令部,他请邱清泉吃晚宴去了。深夜,冯治安才回来,仍旧不让张克侠去前线。张克侠心想,如果自己走不了,就设法让孟绍濂回去指挥部队。孟绍濂,时任59军副军长,是张克侠争取到的进步军官。孟绍濂为人可靠,做人正派,人称“孟夫子”,在59军中威信很高。

于是,张克侠向冯治安建议:前线形势紧张,指挥官都留在这里开会恐怕不行,还是让他们今晚先回去,明天再回来嘛!冯治安觉得有道理,就同意了。孟绍濂心领神会,急忙赶回前线。

8日凌晨,张克侠也设法脱身。他找了一辆吉普车,带着一个随从,悄悄离开了司令部。当时徐州城门已经戒严,哨兵看到是张克侠副司令,不敢阻拦,立马放行。参谋长陈继淹一直派人监视张克侠,张一离开,陈继淹慌忙报告冯治安,说张克侠跑了!

冯治安一听,马上要备车去向刘峙报告,但被随从参谋尹心田给拦住了。尹心田私下里与张克侠关系不错,他建议冯治安,最好先打电话问问张副司令去哪了,再去报告也不迟。

冯治安回去向前方指挥部打电话,找张克侠。为了稳住冯治安,张克侠到达贾汪后,给他回了电话说:“前方战事紧张,我正在贾汪前线指挥,与部队同生死共患难,希望冯司令也能来前方。”这一招倒是吓坏了冯治安,他急忙推脱说:“我的车还在修理,你在前方指挥就很好!”



这样,张克侠顺利地回到贾汪前线,指挥59军起义。何基沣那边,77军的情况也很好。起义前,何基沣对官兵们发表了慷慨激昂的讲话:

“弟兄们,这个仗打得很不好。中国人用美国人的枪炮屠杀中国人,死的是自己的同胞,可是大批大批的金钱叫美国人赚去了。大家想想,蒋介石为什么不叫他自己的嫡系部队去打,单单叫我们去牺牲呢?我们过去已经吃过不少亏,再也不干这种傻事了!我们西北军多年来就是不听他这一套。弟兄们,我们是老百姓的军队,老百姓不愿意打,我们就不打!我们到不打仗的地方去好不好?”

下面的官兵们听了,情绪高涨,齐声大喊:“好!好!好!”11月8日,何基沣、张克侠率领两万三千余名官兵,在贾汪、台儿庄一线光荣起义。



由于起义声势浩大,给国民党内部造成了不小的恐慌。此时,杜聿明刚刚收拾完东北国军留下的烂摊子,回到北平。傅作义请他吃饭,告诉他何基沣、张克侠在前线起义了。杜聿明听后很吃惊,开始胡思乱想。淮海战争才刚刚开打,徐州附近就如此混乱。杜聿明心情沉重,想到自己即将奔赴徐州,顿觉前途黯淡。杜聿明说,他是以“赴刑场的心情”上了战场。

参考资料:

《第三绥靖区部队起义经过》

《运河前线起义》

《“佩剑将军”张克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