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清晨7时许,初升的朝阳洒落在延吉市延河小学门前,为车流与人流交织却井然有序的繁忙景象披上一层金色光辉。交警依据实时路况,有条不紊指挥着交通;身着红马甲的护学队员手持引导旗,在人行道上往来穿梭,护送学生安全通行;家长的送学车辆依次驶入,即停即走,在紧密且有序的衔接中,道路始终保持顺畅;不同年级的学生按照既定时段入校,沿着导流线整齐有序地走进校门,并礼貌地向站岗人员问好。

文明起于细微之处,交通畅行源于多方共治。校园周边的交通状况,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重要民生问题。今年开学以来,延河小学立足实际,以“174”工作思路为突破口,即确立“一个目标”,推进“七个工程”,落实“四项措施”,通过系统性治理与精细化分工,将交通拥堵的“痛点”转化为畅通有序的“亮点”,为校园周边构建起一张高效、有序的交通“疏堵网”。

“一个目标” 明确治理方向

延河小学深入开展调研,综合考量学校地理位置、交通路况以及师生和家长的出行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精准找出拥堵的“症结”,进而制定目标。以校园文明带动社会文明,秉持“小手拉大手”理念,强化全局意识、安全意识和忧患意识,倡导绿色出行、公交出行、文明停车,并采取家庭合作接送孩子等方式,全力保障师生上下学的交通安全,切实解决校园周边交通拥堵问题,让学生“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

“七个工程” 筑牢治理根基

延河小学组建专项工作组,与交通、公安、巡警等相关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凝聚治理合力。通过发放倡议书、利用公众号宣传、开展主题活动等多种途径,广泛动员各方力量,积极传播文明出行理念,引导绿色出行方式,营造“家校共治”的良好氛围。创新推出“五级定岗”护学模式,班主任组织学生排队离校,保安负责学校门口治安,护卫队疏导车辆和人流,校级领导协调交警、巡警驻点值守,保洁人员维护周边环境,实现了“定岗、定人、定时”的全方位覆盖。同时,建立家长接送车辆数据库,详细记录车牌、接送时段等信息,为实施动态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四项措施” 疏通关键堵点

针对车辆调头困难、违规停车现象较多等重点问题,延河小学打出一套“组合拳”:一是实施“错时错峰”分流策略,按照年级划分不同的入校和离校时段,分批次、分区域安排学生离校,避免人流过度聚集;二是打通“就近”路线,上下学期间开放南、西两个校门,并在南门实行人车分流;三是加大巡查管理力度,重点整治辅路违规停车行为;四是建立评比激励机制,每月评选“绿色出行家庭”和“文明接送家庭”,以荣誉感促使家长改变行为。

延河小学以解决校园周边交通拥堵这一“小切口”,带动民生保障“大提升”,不仅守护了师生的平安出行路,更为城市交通治理提供了富有成效的实践范例。

来源:延吉市委宣传部 兰瑛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