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路透社”报道了一则不起眼的消息:欧洲放弃了向乌克兰派遣维和部队的想法,转而寻找其他“替代方案”,原因是“面临政治和后勤限制,以及俄罗斯和美国可能反对其计划”。
一直读我文章的朋友应该记得,我对欧洲热衷于讨论向乌克兰派遣维和部队这件事非常不满,因为这意味着欧洲准备接受川普主导、以乌克兰妥协为前提的所谓“和平”。它给人的感觉是——欧洲松了一口气说:终于结束战争了,乌克兰受委屈就受点委屈吧。
同时,欧洲政客也知道,如果这个“和平”不能确保乌克兰未来不受攻击,战争必定会再次降临到欧洲大地上。在这种认知下,他们仍然愿意接受这个虚假的“和平”,是因为他们面临两个现实:一是必须将本国民众的利益放在绝对首位,否则就会失去选票,而民众往往没有长远眼光,更在意眼前的利益;二是欧洲内部并非铁板一块,离俄国近的国家比较着急,离俄国远的国家——如意大利、西班牙——则觉得战争与自己关系不大,不想付出太多。
所以他们一面准备接受以乌克兰妥协为条件的“和平”,一面计划投入巨额资金发展国防力量。此前冯德莱恩提出4年拨款8000亿欧元“重新武装欧洲”的计划,据《政客》杂志昨天报道,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也提出了反对意见。
如果说法国的想法是从长计议,另两个则完全出于利益的考量打自己的小九九。
面对这样一个纵然算不上离心离德、一盘散沙的欧洲,PT自然信心百倍。
乌克兰真正指望得上的欧洲国家,只有北欧5国、波罗的海3国、波兰、捷克、丹麦、法国、德国和英国。
今天,法国将主持召开乌克兰安全峰会,泽连斯基昨天就赶到巴黎与马克龙会了面,艾菲尔铁塔点亮了乌克兰颜色。
今天峰会的目标是:俄乌之间一旦达成停火协议,欧洲将向乌克兰提供哪些安全保障达成一致。
马克龙宣布,法国将向乌克兰提供20亿欧元(22 亿美元)的新军事援助计划,从库存中迅速运送现有的武器装备,并且提供更多的幻影战机。他表示,俄罗斯必须“无条件”接受美国提出的30天停火,并指责俄方仍然表现出强烈的“战争欲望”。
他的助手佐夫克瓦对媒体说:乌克兰需要强大的欧洲存在,而不仅仅是维和人员。
这就对了!欧洲应该做的是帮助乌克兰取得战场上的优势地位,而不是顺从地接受乌克兰妥协下的所谓“和平”。
欧洲军事强国瑞典表示,将原计划2025年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翻一番。
正如马克龙所说,欧洲军队可能是“乌克兰手中的一张王牌”,可以“阻止俄罗斯”再次发动攻击。
俄方为黑海停火提出了五项“解除”制裁的条件,并且可以确定美国方面已经接受了这些条件。(详情参见我的上一篇文章)
但这些制裁是美国和欧洲盟友共同制定的政策,没有欧洲的认可就不具有现实意义。
《金融时报》昨天报道——
欧盟拒绝了俄罗斯要求解除制裁的要求!
欧盟表示:俄罗斯必须从乌克兰全面撤军,欧盟才能解除制裁,这“是修改或解除制裁的主要先决条件之一”。
这意味着,川普试图强行按下乌克兰倔强的头颅、绕开欧洲单独与俄国媾和的算盘落了空。
川普试图解除制裁,实际上就是为俄国的战争机器加油,它更不可能有结束战争的意愿。因为俄国的战争目标并非区区几个乌克兰州的领土,而是让乌克兰无论是作为国家还是作为民族不复存在,并因此对所有前苏势力范围内的国家恢复控制权,同时利用欧洲内部无法团结一致的病症瓦解欧洲,对欧洲形成碾压之势。
虽然很多欧洲民众没有意识到风险,但欧洲的政客是清醒的。
北约秘书长吕特昨天与波兰总理图斯克一起出席活动时表示,俄罗斯联邦过去是、现在仍然是北约的最大威胁:“如果有人失算,认为他们可以不受惩罚地攻击波兰或任何其他盟友,他们将遭到这个强大联盟的全力反击,我们的反应将是毁灭性的……”
这些制裁的存在,不仅可以让俄国继续战争可能面临经济崩溃的危险,还是乌克兰未来通过外交手段收复更多失地的筹码。
所以,放弃制裁,无异于将乌克兰踩入万劫不复的深渊,还在整个欧洲的头顶上悬挂了一颗随时可能掉下来的炸弹。
欧盟果断拒绝解除制裁的条件,清醒明智。现在,欧洲就缺一个表态——如果俄国人要继续打,我们愿意奉陪。
当然,欧洲至今没有说这句话,只是因为还没到那个地步,许多欧洲国家也还没有做好最后的准备。
乌克兰前总司令扎卢日内在利沃夫发表演讲时说,北约“第5条并不存在,而且从来就没有”。
他讲了一个故事——
当初俄国导弹因为乌克兰的电子战系统掉入罗马尼亚时,罗马尼亚方面给他打电话责问道:“你们为什么要打开电子战系统?无人机飞到我们这里来了。”
扎卢日内回答说:“那就把它们击落,你们那里有四十架 F-16 战机!”
但罗马尼亚选择保持沉默,并要求他不要把俄国导弹落入罗马尼亚的事告诉外界。
按道理来说,俄国导弹落入罗马尼亚的事公开之后,北约可以因此启动第5条,但北约集体选择了沉默。
从这个事实看,乌克兰加入北约并不能保证自身的安全,只有与有同样安全隐患的国家结成军事同盟才有实际意义。
昨天,泽连斯基接受“欧洲电视网”的新闻采访时强调,美国不能让俄国摆脱政治和经济孤立。如果美国这样做,“我认为这很危险。这是最危险的时刻之一”。
提到PT时,泽连斯基说他希望“一直掌权直至去世”,他的野心不仅限于乌克兰,还可能导致“与西方的直接对抗”。
泽连斯基像一个预言家似的说:“他很快就会死,这是事实,一切都会结束。”
我想,这不是诅咒,因为只有弱者才会诅咒。
这也不是消极的等待。
我在上一篇文章里提到,布达诺夫曾经提交过一项计划,一旦乌克兰战败,就摧毁射程范围内所有的俄乌核设施。
也许,他们可以将目标缩小到具体某个人身上。
我毫不怀疑,从川普胜选开始,乌克兰人至少在做两件事:一是恢复核武,二是找机会清除那个躲在地堡里的老家伙。
如果做成第二项事,全世界都将因此理解“一鲸落、万物生”的真正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