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当省委书记的“旅居邀请”,从滇池畔的海晏村飞向云南的山水,一场关于理想生活的多元叙事就此展开。从昆明小渔村的桨声灯影,到文山六郎城的云海梯田;从大理沙溪的马帮余韵,到曲靖土瓜冲的火腿醇香——四地村落以“生活提案者”的姿态,重新定义“旅居云南”的厚度与温度。我们以这封“四城联名邀请函”为起点,开启一场“村民主理、城乡共谋”的旅居对话。透过四城村落的棱镜,看云南如何将山水颜值转化为生活美学,让“旅居”从网红热词升华为可触摸、可参与、可续存的生活方式。

本期,让我们走进昆明乐居村,望山、看水,微风拂过,了去乡愁萦绕;随风而行,到大理沙溪,把“他乡”变“吾乡”,享受温柔的日常。

昆明乐居村:从沉寂到旅居热门地的蝶变

从昆明市区驱车出发40分钟,来到西山区团结街道,绿树青瓦相互辉映,200年历史的古墙、明代古井、袅袅的炊烟,勾勒出一幅美丽的古村落画卷。这就是拥有600多年历史的乐居村。



“乐业安居,是为乐居。”依傍山峦,民居错落有致,乐居村保存着昆明市内最为完好、数量众多且原汁原味的“一颗印”传统建筑群。如今,文化传承赋予了乐居村新的“生命”与活力,让村民参与村庄发展规划,并实现在村内再就业;鼓励村民发展“庭院经济”,带动村民发展农家乐、特色旅游商户8家,旅游旺季每户月均纯收入达5000元;吸引返乡创业人员50人,民宿、酒庄、茶庄、面包屋、陶艺坊、扎染坊等20多种新兴业态入驻,乐居村成为展示传统民居、传承非遗的旅游休闲度假区,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旅居。



乐居村正绽放出新的魅力,以“旅居+”模式诠释着“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游客可以漫步在土坯房和街巷之间,感受旅居“慢生活”的惬意。在村里能品尝到特色的九犀手作面包、云南小粒咖啡等。在这里,一杯咖啡,一本书,便能度过一个悠闲的午后;一次星空观测,一场篝火晚会,足以让人忘却尘嚣。



乐居村,以其厚重的历史、迷人的自然风光和充满活力的乐居文化园,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它正以独有的方式,诠释着乡村旅居的高端与精致,“旅+住”体验不断升级,成为“诗意栖居”的代名词。

大理沙溪镇:所谓远方不过是把日子过成诗

青石板铺就的四方街,古槐树垂下斑驳的影,白族阿奶背着竹篓穿行其间,坊间仿佛隐隐传出马帮声与小贩吆喝声——这里便是沙溪古镇。

沙溪古镇的历史是茶马古道兴衰的缩影,其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多元文化交融的印记以及宁静的田园风光,使其成为研究古代商贸、民族文化和建筑艺术的重要活态样本。而今,这里虽无骡马嘶鸣,却有游人静坐桥头,听吉他手弹唱民谣,看孩童在古槐下嬉戏,历史的喧嚣化作温柔的日常。



一家家环境优美、独具特色的乡村咖啡店,成了网红打卡点,吸引众多游客到访打卡。由百年粮仓蜕变成的先锋沙溪白族书局,打造出融合阅读与文化沙龙的复合旅居空间,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既下山·沙溪则是一家隐藏在苍山下,融入了马帮文化设计的一家独特民宿,院落中的野生植物肆意生长,石块随意摆放……暮时在露台煮一壶云南小粒咖啡,等一场苍山洱海之外的日落……沙溪正带着历史的印记和文化的沉淀,成为更多人的“吾乡”。2024年,沙溪共接待海内外游客311.6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约42.98亿元。



在沙溪,一年四季各有其美,风土人情让人流连忘返。除了迷人风光,沙溪还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而“居住即体验”的模式,让古镇核心区居民成为活态文化的传承者,他们开设的马帮主题民宿、茶马古道家宴等旅居项目,蕴含着“旅居云南”的文化深度。



沙溪的时光是柔软的,像黑潓江的水,漫过古桥、书页与雕花的窗棂。若你渴望一场逃离,沙溪会告诉你,所谓远方不过是把日子过成诗。

来源:昆明市融媒体中心 大理州融媒体中心 联合报道

鸣谢:大理州委网信办 大理州文旅局 剑川县委宣传部 剑川县文旅局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