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项社保业务实现30分钟内即时办结、占比达60.27%,31项限时办结业务在原有基础上提速50%以上;市人社一体化平台网上业务办理量由14万家增加到16万家,平台使用率达100%,网上业务办理量461.77万次——石家庄市人社局通过引入数字技术和优化业务流程,让社保经办工作变得更加高效、精准,实现了资源合理配置和流程简化高效。

大数据作为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的产物,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行业。对于人社部门来说,数字化转型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为此,石家庄市人社局社保中心着力加强数据提质,并在全省率先实现人社系统内部数据共享,加强与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信息数据协同共享、互联互通,实现了登记秒批秒办。石家庄市规范业务经办的意见被省社保中心采纳,将51条风控智能审核控制规则嵌入人社一体化平台业务系统,筑牢了社保基金安全底线。石家庄市社保局社保中心还建立了数据追踪核查和数据治理长效机制,深入推进数据专项清理。截至目前已完成数据整改12万余条,数据治理工作连续多年位列全省前列。

数字化经办不仅是系统升级和数据传输,更是一次服务理念与治理能力的变革。为此,石家庄市人社局社保中心向数据要效率、向信息要支撑,全力推进社保业务“一网通办”,实行参保单位数字证书电子认证和电子签章免费发放、免费应用。同时,依托人社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和乡镇基层服务平台,发挥数据“实时化、即时化”优势,积极落实“住房、教育、退休”“一件事”办理。如今,经办窗口由134个缩减到18个、25个经办环节共取消各类证明材料42种、业务表格由原来的53套缩减到13套。“这个退休一件事一次办的服务实在太好了,只要把一份材料交到社保中心,就可以一次性联办好几个部门的手续。”刚刚办理完退休申请手续的灵活就业人员张先生说。

石家庄市人社局社保中心在传统经办模式的基础上,依靠社保数字化应用不断丰富服务内涵、扩展服务外延,推动社保经办服务人性化、便捷化、差异化发展。该中心建设的短信告知平台涵盖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三大险种,包括经办结果提醒和权益告知提醒两大类、16条事项,服务参保登记、参保中断后再参保、退休认证等多个领域。自平台开通以来,成功发送短信117万余条,受益人数达到88万余人;中断后60天内重新参保的人员比例提高近32%,退休人员认证完成率较服务实施前提高近21%。该中心推出的退休待遇预审、预核服务则通过大数据筛选企业即将到龄职工,指导企业做好个人缴费账户核对、职工人事档案梳理等工作,并通过短信告知平台推送办理退休的时间、经办流程等相关信息,确保参保人员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快速办理养老待遇领取手续。截至目前,已为全市57万名退休人员精准推送信息30万次以上。

社保经办的服务对象不少是老年人,在加快数字化转型的时代浪潮下,也必须考虑到老年人的习惯和需求。市人社局线下加速布局市县乡村“四级一体”社保经办服务体系,打造社保服务“10分钟”便民圈。189项社保业务延伸到乡镇,69项业务延伸到村和社区,加强县乡村三级基层服务平台建设,截至目前,共配备自助终端及扫描设备5051台,覆盖24个县(市、区)、261个乡镇(街道)、4401个村(社区)。同时,强化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充分利用“互联网+人社”的网络平台,大力推广社保转移业务网上办、掌上办,引导参保人员通过“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掌上12333”“支付宝APP”等途径申请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实现“跨省通办”,在线受理转移业务2万余笔,大幅提升群众办事“满意度”。77岁的市民王先生在家用手机完成了社保待遇资格认证后感慨:“根据提示‘扫扫脸’‘眨眨眼’就完成认证,真是方便!”

来源:石家庄日报

记者:王静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