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与周边国家的领土争端呈现出高发态势,无论是日本一些无良政客所重启的钓鱼岛危机,还是菲律宾主动挑起的南海危机,都昭示着亚太地区已经开始不怎么太平。
然而,颇为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在这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当口之下,原本与中国保持着良好关系的韩国也想着侵占中国的好处,又试图在中国固有领土苏岩礁上搞一些小动作,这就和他们先前的“申遗”活动如出一辙。
只不过这次他们打错了算盘,韩国原本以为中国会对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他们却不知道,中国在基建上的造诣几乎无人能敌,韩国方面还没高兴几天,回头就发现,中国在苏岩礁建造了三个更大更猛的巨型建筑,打脸速度之快令人啧啧称奇。
中韩苏岩礁风波再起
根据韩联社在近期的爆料称,中韩双方在今年的二月份与苏岩礁周边爆发了一次海警对峙。原因是韩国方面想要检查苏岩礁上的三座神秘钢制建筑,结果遭到了中国海警的直接拦截,双方现场气氛紧张。
韩国媒体还在报道当中煞有介事地声称,中国的海警执法人员在现场“疑似持有刀具”,进一步烘托了这场对峙的微妙氛围。
报道进一步提到,出现在苏岩礁的中国建筑宽70多米,高度71米,中方向韩方给出的说法是,这就是三个养殖场而已,并且现场要求韩方海警立刻离开。
但尽管从用途上来说,这三个养殖场的主要用途就是远洋养殖,是典型的民营设施。
可从实际上来说,这活脱的就是三个小基地,不仅有能够住人的中控室,还自带了太阳能发电系统,如果后勤物资能够不被截断,就能在世界各地完成常态化部署。
这里还需要提到的一点是,韩国方面在2023年就已经发现了这三个养殖场,并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试探,但每一次都在中国海警的拦截之下铩羽而归,就算能够乘坐小型的摩托艇靠近,也无法登上这三栋建筑,只能是拍几段视频来进行流量炒作。
中韩还有一笔账要来算
实际上,这次中韩对峙,还涉及了双方之间一笔长达25年的“旧账”。
从国际法的角度上来的,苏岩礁是一个位于海平面之下的海底礁石,本身不具备作为领土划分的依据。
但在2001年,韩国方面却在苏岩礁上搭了一个高达76米的所谓科考平台,常态驻守3到5名人员,并且还试图将这个人工平台,作为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的起始点,引发了中方的强烈不满。
而彼时的中国由于实力尚且弱小,故而采取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理念,与韩国进行周旋,加上后来的几届韩国总统在对华态度上均不错,无论是李明博还是朴槿惠,都让中韩关系一度进入了新的“蜜月期”。
但这种局面最终在尹锡悦时代被打破,他不仅在台海问题上大放厥词,在涉华议题上更是全面配合美国的战略做出大幅度调整,让双边关系也因此而变得格外紧张,特别是萨德系统的部署事件更是让两国关系跌到了冰点。就是因为这一点,从2023年开始,中国就在苏岩礁周边部署了可移动的网箱养殖场,作为对韩国挑衅行为的直接回应。
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上来说,中韩这次爆发的苏岩礁对峙,本质上是由于韩国方面挑衅在先,就如同日本所炮制的钓鱼岛闹剧一样,想要扩大自身的专属经济区域。
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苏岩礁在地缘政治层面上,本身就具有极强的战略价值,其同中国长江口的直线距离仅有150海里,距离韩国本土170海里,距离日本300海里,是中日韩三国之间的“交叉路口”。
如果三国中的任何一方效仿中国在南海地区所进行的填沙造岛,将苏岩礁打造成一个军事基地,并且就地部署高超音声导弹,那么都将对其余两国构成严峻的安全威胁,这也是为什么如今韩国在苏岩礁的一举一动都饱受全世界的关注,因为这本身极有可能就会成为点燃中日韩大战的“导火索”。
中韩局势未来会如何发展
实际上,如果从宏观层面上来说,中韩关系的本质实际上也是中美关系的延伸。在中美关系长期维持斗而不破的微妙情况之下,韩国在对华外交上可以具有一定的自主性,美国也会对此事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主要是因为韩国自身有着较为特殊的地缘战略需求,需要中国来担任朝鲜半岛的“调停人”,美国也乐见朝鲜半岛维持长期的和平稳定现状。
但如今,随着美国政府的右翼势力逐渐抬头,白宫方面向中国展示出的敌意愈发强烈,在上一届拜登政府就已经出现了强迫盟友联合,共同在台海问题中发表不当言论的“先例”,本届的特朗普政府只会是变本加厉,这必然会使得韩国反复横跳的空间大幅缩水,乃至于在中美两国之间做出最后的抉择,而这个抉择的结果,也必然会是选择“美国阵营”。
因此,对于中韩关系而言,未来无论是尹锡悦继续执政,还是李在明执掌大权,双边关系的遇冷是一个必然的大趋势,包括苏岩礁争端在内的过去一系列被双方“冷处理”的争议,都将在未来不到十年的时间当中,呈现出全面爆发的趋势,这一点放在中日关系上也可以同理。
故而,对于中国来讲,当务之急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需要在半导体供应链上实现全面自主化,最大程度上避免因为中韩关系恶化而被卡脖子,另一方面,则要加大军事准备力度,防止可能爆发的亚太全面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