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岗作为陕北根据地的代表人物,一直深受毛主席的器重,毛主席曾经两次挽救过他,不过,第一次成功了,第二次却没有成功。
第一次,是在1935年。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准备与陕北红军会师,却没想到,陕北根据地正在进行一场“肃反”运动。
这场“肃反”是在王明“左”倾路线指导下进行的,认为红26军中混入了国民党特务,就把红26军中营以上干部全部抓了起来,其中就包括刘志丹、高岗等人。
刘志丹的大名,毛主席早就知道,中央红军这才来陕北,就是要与刘志丹的部队会师,因此,当毛主席得知刘志丹被捕后,立即下令:“刀下留人,停止捕人!”“所逮捕的干部交给中央处理。”
毛主席为了确保刘志丹等人的安全,又派中央红军保卫局局长王首道立即去瓦窑堡,接管西北保卫局,把刘志丹等人保护起来。
在毛主席的亲自过问下,中央对这次捕人事件进行了重新审理,最后宣布刘志丹、高岗等人都是冤枉的,全部释放。
这就是毛主席第一次挽救高岗,《高岗传》中写道:“这是高岗与毛泽东的第一次相见,背景是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来到了陕北,使高岗幸免于难。虽然此时西北根据地的代表还是刘志丹,西北党的领导人还有朱理治、郭洪涛等人,毛泽东对高岗还未必有更深刻的印象。但是,对高岗而言,这是他一生的转折点。如果没有毛泽东和党中央的到来,他非常有可能在‘左’倾分子的屠刀下命丧黄泉;如果没有毛泽东和党中央的到来,他也很难在短短的几年间就迅速成为党在西北的最高领导人,更不可能在后来成为国家领导人之一。”
毛主席第二次挽救高岗,就是在建国后的“高饶事件”。
1953年,高岗被调到中央,担任国家计划委员会主席,组建“经济内阁”,这本来是毛主席对他的器重,但高岗却野心膨胀,妄图弄倒刘少奇和周恩来,攫取更大的权力。
对于高岗的阴谋,毛主席早就有所察觉,就多次提醒他不要想太多,可惜,高岗一直都没有听。
1953年12月24日,毛主席亲自主持会议,想要最后挽救一下高岗,就提出一个问题:我要离开北京去杭州,由谁来主持召开七届四中全会?
要知道,按照以往的惯例,在毛主席外出时,都是由刘少奇代替他主持工作,大家也都没有异议,但是,这次高岗却以为“机会”来了,说建议让书记处的同志轮流主持。
高岗的这个举动,让毛主席非常失望,意有所指地对大家说:“现在北京有两个司令部,一个是以我为首的司令部,就是刮阳风、烧阳火,一个是以别人为司令的司令部,就是刮阴风、烧阴火,我们大家要注意!”
这句话已经说得很明显了,可惜,高岗被权力欲蒙蔽了眼睛,还是没有回头,让毛主席不得不痛下决心,开始批判高岗和饶漱石的阴谋反党行为。
其实,即使是在打倒高岗后,毛主席也仍然没有完全放弃他,派人去找他谈话,想让他回陕北工作,将功赎罪。
可惜,高岗接受不了这个结局,在1954年8月17日自杀身亡,年仅49岁。
毛主席听说后,遗憾地说:“他这个人,斗争性太强,性格过于刚烈。……本想让他当个省委副书记,去陕北,保留党籍、中央委员,让他回延安工作,他也会愿意的,可是,迟了一步,没来得及讲。如此结局,我觉得遗憾,这事怪我啊!”
(参考资料:《高岗传》《死亡联盟:高饶事件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