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听说我认识马未都,特别羡慕,尤其是那些搞收藏的人。我和马未都是老相识,我们很多年前就认识,近年来也有过一些来往,但是我跟他之间并没有收藏方面的交流。我们只是作为老朋友,有时候见个面,说说话,一起吃个饭,如此而已。但是我有一个热衷收藏的朋友老缠着我,说:“我在你家看见马未都签名版的谈收藏的书,你跟他那么熟,你怎么不搞收藏?你不搞收藏能不能介绍我认识他?”

我只能无奈地回答道:“我跟他没有这方面的交集,你搞收藏就自己搞去,我帮不上你的忙。”

这个朋友倒也不生气,有一天他又来找我了。我跟他打招呼:“你的收藏搞得怎么样啊?”

他说:“我跟你说说我最近搞收藏的情况吧,可以用一个词概括——一道金光。”

我说:“你这是捡大漏了?”

在收藏行当,人们把无意中用很便宜的价钱得到非常值钱的文玩,而且得来全不费工夫,叫作捡漏。

他说:“是这么回事,那天我开着小轿车出门,开着开着碰到前面路段正在施工,有挖掘机往运输车上装挖出来的滋泥,一开始我等得挺烦的,忽然,我就看见挖掘机往车上倒滋泥的时候,好像有一道金光一闪,我赶紧把车靠边停下,走了过去。走近了我才发现,当时金光一闪的那团滋泥没有装进车里面,掉在车外面了。我搞收藏,哪里能错过这种捡漏的机会,我也不管它脏不脏了,赶紧把那团滋泥捧了回来,从车后备箱里找了一个塑料袋装上,心想,这下我可捞着了。我兴冲冲地开车回了家,直奔卫生间,把塑料袋里的那一团滋泥搁在澡盆里头,搁水里泡着。”

那天,他媳妇看见以后大吃一惊,说:“咦!脏死了,多恶心啊,你干吗呢这是?”

他说:“你不知道,这滋泥里发出过一道金光。”

他媳妇知道他搞收藏经常会有些怪异的举动,于是就由他去了。他为什么不拿花洒喷?因为他懂行,万一里面有文物,拿花洒一喷可能就给损坏了,所以得用水泡,让那团滋泥慢慢地化开。

他回家后饭都没好好吃,老想着澡盆里的情况,匆匆忙忙吃几口饭就跑去澡盆边蹲着看。终于,他发现滋泥里露出了像是瓷器的一角,瓷器上还有字,一撇三点,底下一个“子”——是一个“孚”字。他立刻联系他的一位藏友,因为他那位藏友曾经很得意地向他展示过一件藏品——清朝孚郡王的孚王府里的一个花盆。孚郡王是清朝道光皇帝的第九个儿子,是咸丰皇帝的弟弟。那位藏友得到的孚王府的花盆,上面就有孚王府的特殊标志。

我这位朋友心想:这一道金光应该也是孚王府的东西,虽说算不上十分了不得的古物,历史比较近,但那也比光绪年间的东西强呀,比民国的就更强了。而且这是王爷府的东西,上头还有孚王府的标志,还是不得了的。更何况当时只觉得一道金光一闪,现在看来,这东西可能还不一定是瓷器,搞不好是镀金的甚至是纯金的东西。

他越想越兴奋,这天晚上没睡好觉,天还不亮,就赶紧跑到卫生间,蹲在浴盆边看。只见所有的泥都化开了,里面包裹的东西彻底地露了出来,是一个金黄色的罐子,罐子上面写了四个字——北京腐乳——原来是一个最平常不过的装腐乳的罐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