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刘静 通讯员 王蕾 康佳

3月26日,由中建五局三公司承建的湖南大学科创港校区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一标段)桩基工程全面告捷。在455余亩创新策源地中,建设者迅速集结、提速建设,已累计完成桩基施工1740根,最深桩长46米,单日最高打桩量突破98根,目前项目进入全面基础及主体结构阶段。

项目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湘江新区湘江科学城,是湖南省着重推进的高等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建成后将为上万名师生打造一座集教学、科研、生活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校园空间,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为湖南高等教育事业迈向全新高度提供强劲助力。


该项目选址地质条件复杂,存在地质夹层,地下溶洞及溶岩填充物区域较多,“溶洞处理是桩基施工重难点之一”项目技术部主任李任杰说,“相比于基岩区域,溶岩区域施工效率预期不足20%。”这些溶洞可能充满沉积物,也可能完全是空置的地下空间,甚至可能连接地下暗河,导致水流四散,进一步增加施工难度‌。

“溶洞处理必须小心谨慎”,项目团队采用“超前探测”思路,引进“超前钻施工”工艺,通过机器钻探准确了解地质情况和岩层分布情况,帮助项目提前了解溶洞分布位置。项目团队提前对桩端持力层及下部地质进行钻探,精准定位岩层薄弱点,在桩基布置时有效识别溶洞区域,显著提升桩基施工的可靠性。


项目团队开创性地形成了“三快一准”施工操作法,即定位快、下笼快、灌注快、垂直度准,据生产经理李志华记录,班组日最高完成108根(2770余米)灌注桩的施工纪录。


随着桩基工程的完工,湖南大学科创港校区项目突破“从0到1”关键一步,深埋地下的桩基,彰显出建设者们托举创新未来的决心。接下来,项目将全面进入基础及主体建设阶段,助力崛起国家级实验室、交叉学科中心、科创孵化器,打造成为“教育强国”的重要拼图。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