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人说,如果不想努力了,可以去蹲监狱,这样就能彻底“躺平”,由国家给养老。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很多人以为,蹲监狱的人只需要在里边吃吃饭、睡睡觉、聊聊天、放放风,跟外边辛苦讨生活的人比,简直不要太轻松。



要是被判了无期徒刑,那岂不是要一辈子不愁吃喝、不用劳动了?

用脚趾头想想也知道这根本不可能,蹲监狱要是比住养老院舒服,那为什么这么多犯人都在争取减刑早日出狱呢?

如果蹲监狱没有这么轻松,那么囚犯们,尤其是被判了“无期徒刑”的犯人,每天都在做什么呢?



监狱不给养老,也没有酷刑

在早些时候,许多人看了电影《监狱风云》后,就以为囚犯进了监狱会遭遇警察和其他囚犯的两面夹击,任谁都能来踩一脚。

警察会用酷刑审讯犯人,狱友之间会搞霸凌欺压,总之一入监狱深似海,蹲监狱就是噩梦般的存在。



经过这些年的科普与发展,大家明白现实里的监狱并没有那么丧心病狂,里边的生活不仅不难过,甚至还有点“体贴入微”的感觉。

风吹不着、雨淋不着,按时就餐,还不用上班,住的屋子不需要交房租,水电全免、设施齐全,就连生病了也有人管。



怎么说呢,不管是哪种认知,都有点过于极端了,监狱里的生活很真实,既不是黑暗痛苦的,也不是免费养老型的。

一名犯人,一旦被判了刑需要蹲监狱,不管是有期还是无期,都要体验全天候的牢狱生活,监狱里有着严格的规定,并不是想干嘛就能干嘛的。



尤其是无期囚犯,他们需要遵守的规则更多,比一般的囚犯能使用的权限要少。

无期囚犯可能意味着被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不能参加选举,也不能被选举。

他们每天从起来到睡着,每一分钟时间,每一个动作,都是要按照规矩规则来执行,可以说基本没有了自由。

那么真实的监狱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极度不自由下的“乐土”

如果跟一个正处于苦读阶段的高中生比,囚犯的生活只会更加自律

不同的监狱都会制定统一的起床时间,一般情况下在早上6点到7点左右,起床的“号角”吹响,再困都得立马爬起来。

起床之后,睡过的床铺要整理整齐干净,被子要叠好,床单要抻平,穿过的拖鞋要摆好等。



整理完这些之后要把自己也收拾干净,上厕所、洗漱、换衣服等,这一系列事情都需要按时完成,容不得一点点墨迹。

像是现代年轻人拿着手机坐在马桶上刷视频的悠闲体验,是压根不可能有的。



之后进入早餐时间,每个人坐在哪、吃什么,也都是提前定好的,犯人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进餐完毕,不能挑食,也不能剩的太多。

如果碰上了自己爱吃的那是运气好,碰上不爱吃的,咬着牙也得咽进去,除非是身体原因导致对某种食物忌口。



但是即便是面对不喜欢的食物,也不是坐下就能吃的,开饭前还有很重要的一环,那便是思想教育课

监狱里除了让犯人服刑以外,对于犯人的思想教育也是很看重的,比如会组织观看电视,定期训话等,让犯人们从心理到生理,从精神到肉体都得到改变。

吃完饭,就要进入占用时间比较多的“劳改”环节。



劳动改造是一个统称概念,包含的种类很多,甚至称得上丰富,不同的犯人会分到不同的岗位,这是每个犯人都必须要做的事。

如果犯人情况特殊,比如说身体残疾,想要用这个理由躲过劳改是不可能的,总有一款劳动能适配,再特殊的犯人都要做些力所能及的劳动。



别想着“我不会”就可以推巨统一安排,不会可以学,并不是每个犯人进去前都是全能的,“老前辈”也是经过学习才会的。

上午的劳改结束后,就来到了午饭时间,午饭结束后会比早饭轻松一些,会有一段时间用来午休

这段午休是强制性的,犯人不想午休或者想要出去溜达也是不行的。



下午又是劳改时间,犯人要重新开始忙碌,但不是每天都在劳改,会有定期的学习时间,犯人每周都有固定的看书、上课的机会。

晚饭时间,或者晚饭之后,这些犯人会被聚集起来观看新闻联播,蹲监狱意味着没了自由,但国家不会剥夺犯人了解外界情况的权利。



看完新闻联播,将会迎来一天中难得的“自由”时间,犯人可以去放风,在不触犯规定的前提下,有自由支配自己的空间。

放风结束,就要回去睡觉了,这样一天的牢狱生活就结束了,再次睁眼醒来,就是崭新的一天。



听起来,一名犯人的生活行程安排是很丰富的,但是也是肉眼可见的没有自由,他们只是在监狱这片“乐土”上享受着相对的自由。

有期徒刑的囚犯还有个盼头,无期徒刑的囚犯的生活一辈子就望到头了,除非靠着立功来减刑,不然只能在监狱里蹲到死。



不过现在的监狱管理模式已经非常人性化了,囚犯们5天劳改、1天学习、1天休息,这种体验甚至比有些打工人要轻松。

还别说,不仅咱们中国的监狱管理模式在进步升级,国外的监狱也在尽可能地丰富囚犯的生活



可以养猫的国外监狱

每个国家都有一定的人性化空间,会给进入监狱的犯人改过自新的机会,当犯人有重塑自我的意念时,国家会愿意尽力满足要求。

像是在美国印第安州的监狱,这里的犯人是可以养猫的,人与猫和谐相处的画面,会让人暂时忘掉这里是最烦的聚集地。



养猫,几乎成了鉴别罪犯是否愿意向善的标准之一。

内心善良的罪犯会好好的爱护小猫,不会做出虐待动物、残害生命的事情,这也意味着,背着人命的罪犯是没有资格养猫的。



是的,不是每个犯人都能拥有养猫资格,想要与小猫贴贴,就要积极表现自己,思想进步才有成为铲屎官的机会。

有了猫的犯人会成为别的犯人羡慕的对象,这就在犯人间形成了良性竞争。



而拥有了小猫的犯人,生活会大变样,他每天的生活重心,除了要接受劳改以外,就是与其他有猫的犯人一起讨论猫的一切,这样就让犯人没了继续“作妖”的时间。

不得不说,给表现良好的罪犯发放小猫这个做法,简直是太棒了,说不定咱们国家有一天也会有类似的“奖励”机制。



不管怎么说,成为囚犯之后,生活肯定会比在外面多规律,但是基本没了自由,如果不想让自己成为一个毫无盼头的无期囚犯,就要严守法律红线,蹲监狱真的不是什么“好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