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婚纱拍摄已经是每对新人必选之列,样式层出不穷。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成为结婚流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
清代
20世纪初的中国还在满清的统治下,虽然这时摄影技术已经传入国内,老祖宗们对“照相”满怀畏惧心里,害怕被“摄影”勾去了“魂”。
从稀少珍贵的传世照片看,当时结婚照不过是记录夫妻合影的影像,还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结婚照。
20—40年代
新人在教堂内与双方家长、男女傧相、证婚人等拍摄合影照,这就是最初的婚纱照。
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慢慢的有一些留学归来的小姐们开始在婚礼上穿白色婚纱礼服,头戴长五六米的白色长纱,手捧鲜花,而少爷们也一改以往身穿一身长褂举办喜宴的习惯,尝试穿黑色大礼服、白硬领衬衫,戴黑领结。
正是这时期的首破惯例,婚纱照由教堂合影逐步演变成婚礼前新郎、新娘二人到照相馆拍摄,从此开始了名副其实的婚纱照。
50—70年代
那个年代的婚嫁照多是那种没布景,没光影效果,两人端坐在墙壁前,肩并肩、朝前看的半寸黑白照片。
50年代,在那个阶级斗争,政治挂帅的时代,敢穿婚纱和西服的人恐怕不多,否则要被说成向往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结婚是人性的需要也被排在其次,取而代之的是革命的需要,工作的需要。
60年代,没有鲜花,没有婚纱,只有那个时代的标志装束便装,加上简单的幸福笑容。
70年代一些条件比较好的新人有了头花和婚纱,甚至还可以再照片冲洗出来之后手动的给它上色。因为简单,因为不可复制,随着胶卷的消失,70年代的婚纱照成为了永恒经典的瞬间。
80年代
穿上婚纱和西装又回到了潮流中心。
80年代的结婚照里,新娘穿洁白的婚纱,戴洁白的面纱,手拿塑料花,还要画简单的淡妆;新郎也要穿西服,打领带,彩色的婚纱照真是喜庆必备。
90年代
90年代初,婚纱影楼开始涌现,婚嫁拍一组婚纱照成了婚礼进程里不可或少的步骤之一。
90年代可以说真正进入了婚纱照的的时代,而且这时的婚纱照一照就是一套,还要装订成册。这时的新娘要穿各种各样的婚纱,摆千姿百媚的姿态;尤其值得称赞的是的这个时代的化妆技术,令人叫绝,如果不仔细分辨,连最亲的人也不会认得出来。
本世纪
只要随意,随心,自然,快乐即可!
△摄影师:低低低
△Wynn温馨
如今的婚纱礼服和以前相比,少了几分繁杂,多了几许素雅。裁剪简练,线条明朗的礼服,和衬衫、休闲服、情侣套装等生活化的“婚纱礼服”愈发受到年轻时尚新人的欢迎。
最后,无论婚纱照如何变迁,不变的是感情,愿全天下有情的人终成眷属,白头偕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