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杨澜
“站在高高的塞罕坝上,木兰围场,我可爱的家乡……”一段传统文化展演之后,伴随着一幅幅美丽的景点图片呈现,一首民族特色的歌曲响起。如果不是主持人一再提到“成都春糖”,会让人觉得是不是“走错了”地方,来到了一场文旅大会的发布现场。
这是3月26日上午,在第112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西博城展馆内发生的一幕。
“跨界”成都春糖,在这个春日,作为塞罕坝精神发源地的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特意组团前来成都开了一场文旅推介会——2025河北围场特色产业暨文旅招商推介会。台上展示的,是围场当地的文旅资源和特色产业;台下坐着的,是一众来自四川、重庆等地的旅游文化、规划设计、投资管理、影视传媒等公司的代表。
塞罕坝森林公园、猎苑温泉小镇、十里画廊、灵芝仙谷……活动现场,来自围场当地的旅游景点,在推介会上一一展现。“塞罕坝体验官”计划也同步发布:6月1日至10月8日,每月将邀请20名共计100名“塞罕坝体验官”,通过三天两晚深度体验,展现塞罕坝精神发源地的生态文化魅力。
推介会上,塞罕坝精神也一再被提起。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党委办副主任温亚楠,在现场分享了塞罕坝60多年来的创业故事,她说,“63年来,三代塞罕坝人累计种树5亿多棵,建成世界最大人工林海,铸就了塞罕坝精神。”
“曾经黄沙满天,如今浩瀚林海。”塞罕坝精神带来巨变,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在当天的推介会上,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与重庆慢屋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等公司现场签订了多个文旅康养项目。不仅如此,围场当地的三文鱼、杏仁露、黄芪茶、灵芝、沙棘等特色产业,也受到青睐。“今年,是我们第一次随团来糖酒会,已经达成了多个合作意向。”河北塞罕金葫芦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轶源告诉记者,明年成都春糖期间,除参加组团展示外,“我们还将设立一个自己的专门展位,借助糖酒会平台达成更多的合作。”
对于这样的“跨界”,怎么看?“我们欢迎更多这样的‘跨界’,这也是今年成都春糖的新变化和新气象。”第112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糖酒会期间特别设立的“百县千品万家福专区”,就是要“发挥全国糖酒会作为国家级产销对接平台的作用,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