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短汽车代言再起风波:35小时合作背后的2000万官司

2025年4月28日,一场因“35小时代言”引发的诉讼将在上海开庭。东风英菲尼迪起诉王力宏及其关联公司,索赔2000万元,这场被称为“汽车史上最短代言”的纠纷,时隔三年再度成为焦点。



事件始末:离婚风波与35小时解约

2021年12月15日,王力宏宣布与李靓蕾离婚,次日(16日)英菲尼迪高调官宣其为品牌代言人,并邀请其出席广州QX60新车发布会。然而仅隔一天(17日),李靓蕾发长文控诉王力宏出轨、冷暴力等行为,引发舆论风暴。次日凌晨,英菲尼迪紧急解约,从签约到终止仅35小时。

这一事件导致王力宏代言的读书郎、周大生等品牌也迅速切割合作。此后三年,王力宏逐渐复出,而英菲尼迪销量却持续下滑,2025年2月仅售出72辆新车。

争议核心:品牌损失如何认定?

英菲尼迪主张,王力宏的负面新闻导致品牌形象受损,进而造成经济损失。但争议点在于:

1. 责任归属:代言合同是否包含“艺人行为导致损失需赔偿”条款?目前公开信息未披露具体合同内容,但行业惯例中此类条款常见。

2. 因果关系:英菲尼迪销量下滑是否直接由代言事件引发?数据显示,该品牌自2017年销量逐年下跌,2021年已不足万辆,代言前已陷入困境。

3. 诉讼时效:为何时隔三年才起诉?法律上一般侵权诉讼时效为三年,英菲尼迪或卡在时效截止前行动。



品牌困境:选错代言人还是自身短板?

英菲尼迪近年在中国市场表现堪忧,与其产品策略密切相关:

车型单一:自2015年后长达6年无新车型推出,直至2021年QX60上市,却遭遇代言风波。

质量问题频发:2016年气囊召回、2020年发动机渗油、2021年被央视点名变速箱故障,品牌口碑持续受损。

战略摇摆:2022年品牌被降级并入东风日产,2024年宣称“永不退出中国”,但市场信心难恢复。

此次事件暴露了车企依赖明星代言的潜在风险:

人设崩塌代价高:王力宏曾以“优质偶像”形象受品牌青睐,但个人行为失控令合作方措手不及。

流量≠销量:英菲尼迪选择王力宏本欲提振关注度,但最终未能扭转颓势,甚至因负面事件加剧困境。

替代方案探讨:部分业内人士建议,车企或可考虑工程师、用户代表等非娱乐明星作为代言人,降低风险。



结语:一场没有赢家的博弈

这场官司无论结果如何,双方都已付出代价。对英菲尼迪而言,即便胜诉,2000万赔偿也难以填补品牌信誉的裂痕;对王力宏来说,法律纠纷可能影响其复出进程。事件更值得行业警醒:在流量为王的时代,品牌与明星的“婚姻”或许比想象中更脆弱。

就像网友调侃的:“选代言人像开盲盒,开不好就是定时炸弹。”车企或许该想想:除了明星光环,还有什么能真正打动消费者?是时候回归产品本身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