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发帖称,终于搞懂了,婴儿整天躺着不会无聊吗?答案出人意料,这也解释了婴儿为什么一天睡18个小时,醒着的那几个小时还分成几段,让无数年轻的父母头疼不已,原来是防止大脑过载啊!
这篇科普文,我建议所有家里要生小孩子的都要提前看看, 因为如果你的行为错了,可能就会让孩子由爱因斯坦变成了隔壁的王老二。
婴儿从出生那一刻起就开始接触海量的外界事物,每一秒都会产生几百万个大脑触突, 这样大的工作量,如果你不让他休息,还给他整个拨浪鼓让他休息不好,那就是大人作孽了啊!
还是那句话,生孩子是一门科学,老话不一定对, 科学说的才是真的对,要反对迷信,相信科学啊!
- 这究竟是咋回事?
我们来看看该网友提供的信息。这是知乎上的一篇文章。
这篇文章的核心点就是,刚出生的时候,婴儿的大脑因为是刚出场的配置,所以周围再普通的信息对他们来说都是会令大脑感到兴奋的。
也正是因为所有东西对婴儿来说都是新奇的事物,神经元不断记录这些信息,建立成婴儿专有的神经网络,才会让他们处理能力较弱的大脑运行过载。
这也就是为什么婴儿时期,总会容易疲劳易睡,而一天的时间里,婴儿会睡18-20个小时,只有4-6个小时是清醒的,活动1个小时大脑就会过载,需要睡眠来恢复,所以才会让母亲的睡眠完全碎片化,经常让母亲睡不好觉!
- 针对此事,网友们迅速围观,纷纷议论。
我说个事,我家宝宝9个月的时候,在家看动画片 萌鸡小队。 因为没有买电视会员,每次都要看片头片尾曲。 刚开始看的时候还好,看了两天之后,一到片头片尾,他就往我怀里钻,陪他玩两分钟,唱完之后。 人家就不理我了,你说他有没有记忆。
半岁时我记得,声音是美妙的音乐,光线是美丽的世界。怕黑,怕没人,搜寻爸爸妈妈的声音。半岁时清楚的记得,被锁在家是,睡摇窝尿湿了被子。醒来无人,哭累了就不哭,听到人声再哭,约持续了一个下午。鸡鸣狗叫,是我的音乐,眼泪拉长小窗射进来的光线,是对五彩缤纷色彩的探索。老鼠,把我吓破了胆。无人理会,只能瞎想。
所以婴儿为什么老睡觉,CPU超载,冷处理。
婴儿在长大,怎么说成啥事不干?请问你能吗?
学习任务重,两三年要掌握一门语言,还要学躺身,坐,爬,走……你们大人来试试看?
跟手机一模一样的,内存越来越多,越来越卡,最后不行了就恢复出厂设置。
我觉得一岁时的记忆不止两个月,我儿子6个月以后外公外婆回老家了,再见到时已经一岁多,可他完全记得他们。
三月前的婴儿更多是植物神经的生理反馈,基本上无记忆,六月后开始有自主意识,记忆明显变长,一岁后就完全的自主意识占主导,记忆可以持续数天甚至更长。这些变化有时就是突然的。
- 总之,婴儿的发展阶段,决定了不会出现无聊。
婴幼儿自我意识的萌发,往往在1~2岁。一岁之前,他甚至不知道自己是谁,更不会知道无聊是什么。
当然,只有一种情况,就是封闭婴儿与外界的沟通。比如,把婴儿搁置在封闭黑暗、没有声音的环境,不接受任何感官信息,他肯定也会难受得哭泣。如果这种状态,可以定义为无聊的话,那也可以说婴儿能无聊。
不过由于现实环境光色和声音信息,十分丰富,所以婴儿也不会出现这种定义的无聊。
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