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近日,记者从珠海市妇幼保健院获悉,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2023年全国妇幼保健机构绩效监测结果,该院获得A+评级,这也是珠海市妇幼保健院自2021年以来,连续第三年获得A+评级。
记者了解到,该院生殖医学中心近年来深耕生殖遗传领域,为珠海母婴健康事业发展贡献了力量,近期公布了一批具有典型性的诊疗案例,方便有需求的市民了解医学技术的应用。
“睾丸取精+试管婴儿”相结合
新技术阻断显性遗传病代际传递
2021年1月,一个体重5.7斤的健康女婴,在珠海市妇幼保健院顺利诞生,新生儿筛查全部达标。女婴的母亲黄女士激动地说:“孩子终于摆脱了家族噩梦!”
据了解,黄女士家族四代人都遭受神经纤维瘤(NF1)困扰,母亲全身布满咖啡斑,因脊柱肿瘤瘫痪在床,饱受病痛折磨;妹妹的面容被面部丛状神经瘤严重破坏,右眼失明;舅舅因颅内肿瘤丧失劳动能力;黄女士自身也携带NF1显性突变基因(Exon31 C.4172G>C)。
神经纤维瘤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发病率为1/3000,患者遗传给子女的概率高达50%,且目前医学尚无根治办法。由于黄女士的丈夫还被确诊为“无精子症+先天性输精管缺如”(梗阻性无精子症(OA),即睾丸能正常产生精子,但因输精管道缺失无法排出体外),夫妇生育健康后代的难度进一步增加。
医生对患者进行诊疗。
2019年,黄女士夫妇前往珠海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求诊。主任医师杨嫦玉联合胚胎学家蔡桂丰、遗传学专家肖奇志、产前诊断专家潘丽等多位专家,为黄女士夫妇量身定制了个性化治疗方案。
医疗团队采用“睾丸取精+试管婴儿”技术,全力获取优质胚胎,运用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技术(PGT-M),对胚胎进行细致筛选,找出不携带NF1突变的健康胚胎。为提高胚胎着床率,医疗团队还对黄女士子宫内膜进行同步优化,为胚胎营造最佳的“着床环境”。
2019年12月,医疗团队成功获卵10枚,并培育出6枚优质囊胚;2020年1月,PGT-M检测显示有1枚胚胎完全不携带NF1基因突变;2020年5月,健康胚胎被解冻移植,14天后HCG阳性,成功受孕;2020年12月,羊水穿刺验证胎儿基因型正常;2021年1月,女婴顺利诞生。
据悉,该案例成功阻断了显性遗传病的代际传递,体现了PGT-M技术对单基因病的精准阻断能力,为众多面临相似困境的家庭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多学科联动守护生育健康
赋予每个家庭平等的健康生育权
据介绍,作为珠海市唯一获得国家卫健委PGT技术准入资质的生殖医学中心,珠海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以“精准医学+多学科协同”的理念,构建起从基因诊断到健康分娩的全链条解决方案。
中心主任蔡桂丰表示:“PGT不是制造‘完美婴儿’,而是赋予每个家庭平等的健康生育权。我们敬畏生命,要用科技守护生命尊严。”
在日常诊疗中,中心针对各类不孕不育难题,可运用人工授精、常规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等技术,为患者定制个性化治疗方案;对于有染色体病、单基因遗传病的家庭,中心借助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技术,避免遗传病的延续,从源头上保障新生命的健康。
据悉,中心实验室配备了Time-lapse胚胎实时监控系统,建立了完善的周期标准化管理体系;还积极落实出生缺陷三级预防体系,通过PGT(一级预防)、产前诊断(二级)、新生儿筛查(三级)全流程守护,从源头上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据该中心介绍,自2019年开展PGT技术至2024年末,累计完成PGT周期682例,临床妊娠率达63.61%,成功阻断多种单基因病和染色体异常疾病,包括神经纤维瘤、甲基丙二酸血症等罕见病。
“珠海大健事” 栏目出品
统筹:南都记者 王靖豪
课题组成员:张景淞 曾奎达 韦锐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