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投稿将同时发布六大平台

凡发表于大河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顶端新闻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等大河文学融媒体矩阵平台。需转载原创文章的可申请授权(编辑微信:dahewenxue2020)。大河文学投稿邮箱:dahewenxue@126.com


那年夏天,高兴家的双胞胎儿子提前批升入县重点高中,一家人喜上眉梢,学校的师生以此为傲。有老师提醒高兴:“要想将来孩子进重点大学更保险些,你得想办法去陪读呀。”

高兴听后精神一振,当即决定转让掉在大城市经营得红红火火的早点摊,带着妻子回到老家的县城,全心全意地为儿子们做起陪读的事儿。

来到小城陪读,高兴夫妇俩也没闲着,一边精心照顾儿子的生活起居,一边做起了小生意。他们先是在学校附近租了一个温馨的小房子,又购置了一辆电瓶三轮车。每天等儿子们上学后,高兴就骑着三轮车穿梭在街头巷尾,做起了倒卖水果的生意。

然而,初来乍到的他们很快发现,小县城的发展日新月异,流动摊点已被纳入了规范化管理。高兴在流动经营的过程中,多次被城管人员礼貌地劝离闹市区。每次出门卖水果,他都提心吊胆,像一只警惕的老鼠,时刻留意着城管的动向。他常常觉得自己仿佛成了武林小说里耳听八方、眼观六路的高手,无数次在城管人员的眼皮底下侥幸逃脱。

偶尔,高兴也会有 “马失前蹄” 的时候。有一次,正值放学时间,街头热闹非凡。高兴的两个儿子好不容易挤进人群,却惊讶地看到自己的父亲正满脸焦急地在城管人员面前苦苦求情。两个儿子心疼父亲,连忙挤到高兴身边,一起为父亲说情。城管人员看在两个学生的份上,经过一番耐心的批评教育后,才让高兴拉着三轮车离开。

众人渐渐散去,高兴拉着车回到家,一路上沉默不语。他心里明白,干这行实在不行,不仅提心吊胆,还让儿子们没了面子,得赶紧改行。后来,高兴听说做夜排档生意不错,一来可以避开城管的严格监管,二来不影响儿子读书,三来妻子晚上还能帮上忙。

华灯初上,等孩子们安然入睡后,高兴便不声不响地踩着电瓶三轮车,来到小城人流密集的地方经营排档。半年下来,生意还真不错,收入比卖水果时多了不少。

高兴心里盘算着,儿子俩将来上大学还需要一大笔钱呢,如果夫妻两人各自经营一个流动夜排档,收入不就能翻倍了吗?这个 “一加一大于二”的想法在他脑海里不断盘旋,让他兴奋不已。

新一学期开学了,高兴搬了家,找到了一个可以停放两辆三轮车的地方。新租的房子依然选在学校周边的城中村的排屋,是一楼座西的灿头间。高兴说,为了找到这个位置,他整整盯了将近一个学期,对这房子他是百里挑一,十分满意。

可不知怎么的,有一天凌晨,路西灿头的一户王老太坐在家门口,满脸怒气,像是在等着什么人。

天蒙蒙亮,排屋的尽头,高兴的妻子拖着疲惫的身子,拉着三轮车回来了。她把三轮车停好,正准备进屋为两个孩子做早餐,守在路西的王老太突然厉声喝道:“这三轮车可不能停在灿头边了,转弯抹角的地方停车,夜里黑灯瞎火的,看不清路,容易把人绊倒!”

高兴的妻子被这突如其来的质问吓了一跳,有些不知所措,慌张地解释道:“现在天亮了,就停一会儿,我们晚上就拉出去了,不会绊倒人的。”

王老太不依不饶:“你说得倒轻松,你们是从哪儿来的?”

高兴妻子答道:“我们从乡下来的,怎么了?”

王老太语气强硬地说:“我可从没见过乡下人进城还敢这么理直气壮说话的。我把话撂这儿,从今天开始,这儿不许停车了!”

“这是我们房东的灿头,我靠边停在这里也有一段时间了,从来没见人摔倒过。再说了,这里不让停,我们的车能停哪儿去?”高兴的妻子说完,便匆匆走进屋里,心里想着还是别得罪这城里的老太为好。

“哟,你还敢狡辩,难不成非要等真把人绊倒了,你才肯罢休?我可不管你停哪儿去,反正这里就是不能停,等天大亮了,我叫我儿子来把车拉走!”王老太一边指手画脚,一边大声叫嚷着。

高兴妻子怕吵到周边的居民,更怕影响儿子休息,耽误孩子上学,只好默不作声。

不一会儿,王老太见高兴妻子没了踪影,心里更加恼火,又扯着嗓子喊起来,非要高兴妻子出来说清楚,让她立刻把三轮车拉走。她那气势汹汹的样子,声音在小巷里回荡,仿佛山雨欲来,让人胆战心惊。

小巷的早晨,王老太声嘶力竭的质问声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朵里。左邻右舍的人陆续被吵醒,有的人在屋里仔细聆听,有的人从窗户探出头来张望。可大家碍于都是同村同选区的人,竟没有一个人出来打圆场,也没有人为高兴夫妇说句公道话。

天大亮了,高兴也拉着三轮车从小巷的另一头回来了。正处在气头上的王老太远远地就嚷开了:“乡下人,你这辆车别拉进来了,这儿还有一辆也得马上撤走!”

高兴一头雾水,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自顾自地往里走。王老太见高兴不理会她,急得快步冲上前,指着高兴的三轮车喊道:“你耳朵聋了吗?车还想往进拉!”

这时,高兴才反应过来,原来王老太是在冲他叫嚷。他摸了摸头,一脸疑惑地说:“车停在这里好好的,你说不让停就不让停,那你说我们的车能停哪儿去?”

王老太气势汹汹地说:“你们乡下人就是这德行,两口子说话就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我才不管你停哪儿去,反正这里不能停,停了就影响通行,万一有人摔倒了,你担得起责任吗?”

“我的车夜里拉出去做小买卖,白天就停一会儿,不碍事的,而且边上过辆汽车都绰绰有余。”高兴尽量心平气和地解释着。

王老太却不依不饶:“我听不懂什么叫绰绰有余,反正这里不能停车。我家灿头是我开门的地方,就得听我的。你们这两辆脏兮兮的三轮车停在这儿,还影响市容呢!要是现在不撤走,我就叫我儿子来把车弄走!”

听到王老太说要叫儿子来把车撤走,高兴心里有些害怕,毕竟得罪不起城里人。他用商量的语气说:“王老太,您就留个通道让人走走,我把其中一辆三轮车拉走,另一辆还停在灿头,行不?”

王老太毫不犹豫地拒绝:“一辆也不行!”

天大亮了,高兴的两个双胞胎儿子起床了。他们走出家门,看到眼前的一幕,狠狠地瞪了一眼王老太,然后背着书包,气冲冲地上学去了。

高兴的妻子一手拿着几个熟鸡蛋和牛奶,追在后面喊:“吃饱早餐,读书才有力气。”两个儿子回过头,齐声说道:“饿着肚子读书,更有精气神!”

太阳缓缓升起,金色的阳光洒在小巷里。王老太一个电话把几个儿子叫到了跟前,理直气壮地以清理通道为由,要求把边上的另一辆三轮车也拉走。

王老太的儿媳怕事情闹大,也跟着过来了。了解情况后,儿媳轻声对丈夫说:“人家在城里供孩子读书不容易,咱们得敬畏读书人,留个通道给人家行个方便吧。”

王老太的儿子点了点头,说:“媳妇,这点道理我懂!”

时光飞逝,高中毕业那年,高兴的两个儿子同时考上了重点大学。双胞胎同时考上重点大学的消息不胫而走,在小城里传得沸沸扬扬,成了大家口中的佳话。

那年夏天,高兴和媳妇悄悄地收拾好行囊,离开了这座小城。

在离开小城的车上,高兴的妻子满怀憧憬,计划着让一个儿子填报公安专业,一个儿子填报城市管理专业。

高兴却低着头,有些无奈地说:“两个儿子曾经立志要当个工程师、科学家,还是留条通道,让孩子选报自己喜欢的专业吧!”

作者简介

朱江飞,浙江省台州市作协会员,浙江省散文学会会员,有多篇散文和小小说获全国征文奖。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