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望江楼公园内部分景点,竹子悄然开花。竹花如穗,垂挂枝头,引来众多游客驻足打卡。据晋代《竹谱》描述:“竹六十年一易根,而根必生花,生花必结实,结实必枯死,实落又复生。”一些竹类一生只开一次花,开花后往往枯萎死亡。而也有一些竹子开花后不结实,仍能存活。竹类研究专家表示,不同品种的竹子开花周期不同,短的每年都能开花,长的要几十年甚至一百年才开一次花。成都望江楼公园现竹子开花奇观,正是由于部分竹种的开花周期较长,因此备受关注。
据了解,竹子通常为无性繁殖,一棵或是少数几棵竹子的地下茎节不断长出竹笋,并最终达到“独木成林”的规模。当外界条件不利或母株即将死亡时,竹子便会进行有性繁殖,开花结籽,用种子的方式为自己留下“生命副本”,等到条件适合时,再重新长成一片新的竹林。而竹子间还有强大的“心电感应”,一株开花后,往往会出现成片开花。
对于竹子开花的原由,目前在植物学界有“周期学说”、“营养学说”和“气候学说”三种推论,成都望江楼公园的三种竹子为何在今年春季出现开花场景,原因尚无定论。上海植物园园艺科中级工程师竹类研究专家李敏表示,就像小麦水稻一样,竹子开完花,结完种,差不多就完成了作为植物的使命。此次望江楼公园零星的竹子品种出现开花情况,除了在景观方面带来一些变化,对于整个生态系统来说尚未造成大的影响。而研究竹子开花也是非常漫长的过程,比如毛竹的开花周期是六十年,一位植物学家从最初的研究一直到退休,都等不来一个周期。因此一些科学家会通过收集不同竹子开花后留下的果实,用实生苗来研究研究竹子开花的间隔时长及其背后的机制。
望江楼公园方面,计划于本月月底,对园区内的开花竹,展开统一维护, 清理枯死竹,挖除老蔸并补种2米高的“竹二代”。这场跨越甲子的竹子花开,既是自然的馈赠,也是生态保护的启示,尊重自然规律、科学守护,让望江楼竹影在锦江边永续流传。
看看新闻记者: 彭晔 游明灵
编辑: 彭晔
责编: 丁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