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惠州街头,清新的空气、葱郁的绿植,早已成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如今,“生态优先”不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融入城市发展的每一处细节。今天上午,惠州市农业农村局、林业局、市市政园林事务中心的负责人齐聚《行风热线面对面》节目现场,围绕“生态优先、共建共享、建设绿美惠州”主题,与广大市民展开互动交流。
清晨开窗,清新空气带着草木香。周末出游,郊外山林绿意盎然。城中漫步,公园繁花绿树相伴,这正是绿美惠州带来的美好生活。在建设绿美惠州过程中,市林业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市政园林事务中心齐心协作,秉持“生态优先、共建共享”理念,描绘“半城山色半城湖”的美景。
市林业局的数据显示,自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开展以来,惠州连续两年完成森林质量精准提升65.98万亩,超省任务11.7%。今年计划抚育中幼林14.77万亩,目前2025年各县区及市属国有林场备耕已完成60%以上,更多生态福利将惠及市民。
惠州市林业局总工程师 绿美专班负责人 贺应科:对一些长势不好的,我们采取割灌、除草、施肥、补植等措施,改善生长,提高质量。
在推动生态林业发展的同时,农业部门也积极引导农业领域向绿色转型。农业绿色发展,核心在于让土地“休养生息”,让农产品更加安全健康。过去,部分地区过度依赖化肥农药,致使土壤退化、水体污染。在相关部门的推广与服务下,越来越多农民采用生态种植、循环养殖等绿色模式,既守护了生态环境,又增加了经济收益 。
惠州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 副局长 陈洪:我们市县镇三级农技推广体系比较健全。随着时代的变化,近年来建立了7个专家组织、农技服务“轻骑兵”、60多个示范基地,培育了140多个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促进主导品种、主推技术落地见效。
在人们尽情享受郊外绿意和健康农产品时,市政园林工作也为城市生活带来了更多惊喜。随着春暖花开,惠州的街头巷尾即将迎来颜值大升级。今年,园林绿化工作紧扣“与‘绿’同行,向‘美’进发”主题,精心打造“观花月历”。
惠州市市政园林事务中心 总工程师 张惠:我们计划在负责管理的景区、公园道路,以原有的乔灌木生长的特性为基础,通过增加种植同类的乔木和灌木来提升市区开花赏叶的景色。比如说今年我们西湖景区、金山湖公园等景区公园,计划新增一些红花、玉蕊、茶花、红纸扇、炮仗花、落羽杉等观花植物品种,大概植物有1.2万株,用植物来活化景观,来充分发挥绿美生态的效益。
惠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脚步从未停歇,“绿美保护地”建设成果斐然。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到市民家门口的郊野公园,这些“天然氧吧”不仅筑牢了生态屏障,还成为市民休闲放松的热门选择。目前,全市自然保护地涵盖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两种类型,国家级和地方级共计87处。
惠州市林业局总工程师 绿美专班负责人 贺应科:除了保护地以外,我市还有一些没纳入保护地山地公园、郊野公园,我们也在这些年加强建设,像大亚湾的狮子山公园、惠东的飞鹅岭等,为我们群众休闲娱乐提供了一个好的去处。
绿美惠州,不仅是生态的蝶变,更是民生的答卷。从山林的抚育,到公园的铺展,从乡村的焕新,到城市的美颜,每个角落都写满惠州对绿色的执着追求。
未来,惠州将继续沿着绿色发展的康庄大道,统筹各方力量,深挖生态潜力,让绿美建设的成果,化作触手可及的民生幸福。相信在不懈努力下,惠州的天会更蓝、水会更清、山会更绿,“半城山色半城湖”的生态画卷将更加绚丽夺目,成为人人向往的绿美家园。
全媒体记者:杜倩 何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