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春雷
杨星火
第五章、边塞将军上北京发
二十二、“M国之音”(略)
二十三、周总理的风采
四月十八日,是谭冠三生平最难忘的一天。他参加了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亲耳聆听了周总理做的“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是其中有关西藏问题的部分,令他激动不已!周总理的精彩的报告在全国人民代表中引起热烈的反响和暴风雨般的掌声,更令他永生难忘。
作为一个老红军,一个中将,他曾多次见过周总理,多次听过他的报告。可是,今天他的感觉却不一样。他感到周总理今天容光焕发,那一双剑眉,一对炯炯有神的眼睛,闪耀着一个无产阶级政治家的锋利、智慧的才能和幽默生动的魅力。不仅令人信服,而且令人倾倒。
周总理怀着极为丰富的、幽默的感情说:“西藏的反动分子常常装出一副虔诚的模样,说是希望人们同登天堂。但是,他们却把西藏变成人间地狱,并且想使西藏人民永远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陷于比欧洲中世纪更加野蛮、更加残酷的黑暗深渊。他们也常常装出爱好和平的模样,但是他们实际上却指使叛匪烧杀淫虐,残害群众,并且到了最后,他们自己竟敢疯狂的发动武装叛乱,因而走上了自取灭亡的道路。”
周总理对叛匪的揭露,真是入木三分。随着周总理的声音,谭冠三的眼前呈现出西藏的种种图像:
那监禁农奴的蝎子洞;
那被农奴主从农奴身上剥下来的人皮;
那被当做宗教用具的人头骨;
那被剁掉双腿的逃亡流浪的农奴;
那被叛匪烧杀的墨竹工卡农村;
那被抢劫一空的亚东东嘎寺;
那被奸淫抢劫的山南凯松村的59户农奴……
仿佛周总理的声音是解说词,谭冠三心中升起的西藏图景是西藏历史纪录片的画面。
呵!只有我们的周总理,对西藏的情况了解得这么深刻,这么生动!
呵!只有谭冠三,在听周总理的报告时,才能理解得如此真切,如此动人。
周总理还指出:“现在世界上有一些人,口口声声说他们同情西藏人。他们却没有区别他们所同情的究竟是哪一部分人。是同情一百一十几万要求和赞成改革的劳动人民、进步人士以及可以说服的中间人群呢?还是同情极少数的反动分子呢?我们希望一切好心的朋友(这里所说的好心朋友,是指那些愿意坚持同我国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声明不干涉中国内政的人们……
这时,会场活跃起来,人们互相交换着眼色,悄悄耳语着。有人甚至低声说,印度,印度……。
周总理这段话分析之深刻,语言之策略巧妙,令谭冠三心中大快!
周总理继续说:“我们希望一切好心的朋友,对于这种明显的绝大多数和极少数的划分,应当首先弄清楚。如果人们认识了西藏内部的真实情况,就应当同情受旧制度压迫的绝大多数的西藏劳动人民,同情他们的社会改革的要求。”
可惜,有些这种“好心的朋友”,没有理解或者是不愿意理解周总理的谆谆劝告。他们固执地站在少数反动农奴主一边。这种人在印度有,在美国有。甚至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那些支持叛乱分子和骚乱分子的美国参议员们,不是也是站在压迫剥削人的农奴主一边的吗?他们还侈谈什么人权!被当成会说话的牲畜的农奴,有什么人权呢!
周总理激情洋溢的声音,在人民大会堂里,激起一阵又一阵热烈的、长时间的、暴风雨般的掌声!
周总理用赋予感情色彩的声音说:“由于西藏反动派叛乱的失败,西藏人民现在已经有可能摆脱农奴制度的枷锁,实现民主自治和社会进步的愿望。他们将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帮助下,逐步地把西藏高原建成一个真正的人间乐园。”
会场里又爆发了热烈的掌声。
拍的最响的是谭冠三。他心里暗暗地说,是的,逐步地把西藏高原建成一个真正的人间乐园。这是我和全体驻西藏部队和西藏百万翻身农奴的愿望。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我愿把一切献出来!甚至,为此把老骨头埋在西藏,也心甘情愿。
谭冠三乘车从人民大会堂回到马大人胡同,耳边还响着周总理的声音,心情还为周总理那深刻感人的报告而激动不已。
吃晚饭的时候,李光明望着丈夫和四个儿女团团圆圆的在一起进餐,心里感到十分温暖和幸福。这种妻子儿女团圆的情景,一般在内地工作的人,是家常便饭。可是,对公务很重的边防军人的妻子来说,却是不可多得的。她不禁轻声问:“老谭,你这回开完会,能在京休假吗?”
“那怎么行?开完会马上回西藏!”谭冠三毫不犹豫地回答。
大儿子戎生眨着一双明亮的眼睛,好奇地问:“爸爸,你怎么老不在家?老是忙着去西藏干嘛?”
谭冠三抬起双眼,深情地对儿子说:“西藏需要爸爸。将来,你长大了,也来西藏。
戎生伸了伸舌头,笑了。他虽然不完全懂得爸爸的意思,可是,他知道,爸爸去西藏工作,是件了不起的事。将来自己长大了也去西藏,也了不起……
(未完待续)
(注:本文插图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杨星火:四川省威远县人。1925年生。国立中央大学化工系毕业。1949年5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随十八军进藏。曾参加修筑川藏公路、平息西藏叛乱和民主改革、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边防建设等。在西藏工作20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军旅诗人。
后期整理:唐雪松(杨星火大女儿)。
作者:杨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