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报道,“在与特朗普紧张关系加剧之际,欧盟贸易专员计划访问中国。”香港《南华早报》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报道称,欧盟委员会负责贸易和经济安全等事务的委员谢夫乔维奇计划3月底访华。如果成行,这将是他在去年12月接任这一职务后首次访问中国。目前中方与欧盟方面尚未宣布这一消息。报道称,中方官员今年早些时候邀请谢夫乔维奇访华,但谢夫乔维奇因想先访问美国而推迟了对中国的访问。


谢夫乔维奇(资料图)

在开启访华行程之前,谢夫乔维奇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欧洲议会听证会上称,他计划利用这次访华之行,讨论如何让中国对欧盟的直接投资,推动欧盟价值链和技术的发展。谢夫乔维奇声称,他打算主动介入讨论中欧双方存在分歧的领域,并寻求具体市场准入问题的解决方案。谢夫乔维奇还放话说,中国电动汽车和电池制造商如果希望在欧盟投资,就应该做好技术转让的准备。欧盟去年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想逼迫中企赴欧投资建厂,同时向欧洲企业转让技术。

欧盟委员会日前发布声明,宣布从下个月开始对价值283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征收关税。上个月,特朗普宣布对所有进口钢铝产品加征25%的关税,并且取消了部分贸易伙伴的钢铝免税配额和豁免政策,下一个目标将是汽车。欧洲每年出口到美国的钢铝产品不在少数,汽车更是他们出口的大头,所以美国这一决定,直接动了欧洲的经济命脉。再加上近段时间特朗普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态度,直接让美欧关系进一步破裂。


欧盟(资料图)

眼看美国“翻脸比翻书还快”,欧盟也有点慌了,意识到自己不能总是被美国牵着鼻子走,必须找新的合作伙伴,特别是在经济上,不能把所有鸡蛋都放在美国这个篮子里。显然,欧洲这边已经有人意识到,跟中国的关系还是得认真对待,不能光顾着和其他国家较劲,结果把大生意都给丢了。欧盟现在的态度变得很“务实”,不再像以前那样强调所谓的“意识形态问题”,而是开始大谈中欧合作的好处。

被视作“对华鹰派”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欧盟大使会议”上发表讲话时提及中国。她表示,今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将是对华关系发展的重要年度。外媒注意到,冯德莱恩今年以来对中国的语气有所缓和。她还提到,欧盟要开启深化贸易关系的大门,甚至表示要在“竞争激烈、交易至上的地缘政治时代”与中国“达成协议”。

外界预计这次访问如果顺利,势必会带来新的协议发展。而且欧洲议会内部的“强硬派”政客们,最近对中国的表态上都缓和了措辞;很显然面对美国关税的步步紧逼行动,欧盟不打算选择在一棵树上“吊死”。对于很多欧洲国家来说,美国和中国都是左右摇摆的两个选项,现如今他们只有中国这一条路可以走了。


欧盟领导人(资料图)

中国人民一贯与人为善,尽管欧洲政客卑鄙且愚蠢,我们还是希望欧洲人民能够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而不是把自己捆绑在美国推行霸权的战车上。因为只有这样欧洲才有前途,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欧洲,也才有利于中国,中国希望有一个和平友好的外部环境。能否把这个“征兆”变成“标志”,如何把这个“征兆”变成“标志”,这需要欧洲国家与中国相向而行,共同努力,做扎实深入的推进工作。如果这个“征兆”仅仅是欧洲应对美国政府不断变化的优先事项的一个权宜之计,其前途将是一片黑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