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宁市青秀区伶俐镇,每天乘坐渡船往返于邕江伶俐河段两岸的学生不在少数。据统计,伶俐渡口中小学生年过渡量为三万余人。

为了保障涉水涉渡学生每一程的航行安全,加强伶俐渡口中小学生渡运安全管理,今年伊始,南宁海事局创新运用水上交通安全信息共享共治工作理念,牵头与青秀区伶俐镇人民政府、南宁市交通运输局执法大队、青秀区交通运输局、伶俐中学、当地公安等6单位共同强化涉学生渡管理,签订协同备忘录,提升渡运本质安全的重要举措,形成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共治共享监管格局,通过源头治理,各方融合协作,降低了水上交通事故风险,推动辖区水上安全高质量发展,为广大师生筑牢了水上交通安全防线。

1

从“各自为政”到“协同联动”


伶俐镇人民政府建立伶俐渡口“护学行动”微信工作群,作为信息沟通平台,学校通过工作群将学生上下学信息提前通报属地人民政府和渡口运营人,便于提前根据过渡学生的数量合理安排渡船、船员及工作人员,避免学生扎堆涌向渡口码头聚集,保障及时快速输运学生过渡,降低造成群体性踩踏事件的风险。交通、海事、公安部门制定维护方案并视情况开展护学行动。

2

从“单一管理”到“多元共治”


按照备忘录要求,交通、海事方面负责对渡口渡船进行检查,排查安全隐患,维护现场秩序和水上交通秩序,必要时实施临时交通管制。学校方面负责协助家长护送学生乘船,并协助维护上、下船秩序,督促学生穿好救生衣,必要时随船维护。渡口方面,管理人员及渡口运营人现场维护渡运秩序,做好人员清点,严格执行签单发航制度。政府方面负责完善“学生渡”安全管理措施,在政府层面为“学生渡”安全管理工作“提要求、定规矩、明做法”,并明确属地政府监管职能,负责在放、返学高峰期安排人员在渡口陆域维持交通秩序,指导学生有序乘船。

3

从“静态监管”到“动态调整”


海事部门落实水上交通安全风险隐患“日排查、周小结、月分析”工作机制,建立并定期更新“学生渡”风险清单和落实防控措施,提前做好节假日安全形势分析研判;加强渡船安全适航性能监督检查,紧盯船舶推进系统、声号和救生消防设备配备等方面问题缺陷排查,持续跟踪做好发现缺陷问题的整改闭环;定期组织属地人民政府、交通等部门开展“学生渡”驻点监管,一同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常态化对渡船船员开展代表性、警示性的典型渡运事故案例宣传教育,做到渡运安全“经常讲”“反复讲”,组织船员操作性能力检查,提升船员水上交通安全责任意识,时刻绷紧渡运安全这根弦。

4

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防”


海事部门指导渡口运营人编制渡口渡船安全应急预案,内容覆盖运力调配、登离船秩序维护、防范极端事件应急处置等,并指导渡口每月至少组织一次船岸应急演习。要求渡口运营人应储备应急备用至少1艘渡船、2名备用船员,以便可及时调用,应对突发“学生流”和紧急情况。

5

从“单向宣传”到“互动共享”


南宁海事局以“水上安全知识进校园、到渡口”活动为平台,不定期到学校开展水上交通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着力提高学生水上出行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学校通过把水上安全教育纳入日常教育范畴,同时,结合海事、交通宣传的安全知识,对学生进行乘船安全教育,让水上交通安全知识更深层次的浸润心田。

来源 | 南宁海事局

审核 | 魏月星

责编 | 徐碧苑

编辑 | 钟子然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