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网络上可查,不涉及泄密,请知悉。

当乌克兰败于俄罗斯麾下,俄罗斯下一个会收拾谁?这笔账,俄罗斯想算很久了?

俄罗斯的后院之争

乌克兰战败后,俄罗斯的军事和政治目光很可能转向波罗的海地区。俄罗斯的旧账还没算完,从近期动向看,芬兰和爱沙尼亚这两个北欧国家可能成为俄军的下一个目标。



俄罗斯与芬兰、爱沙尼亚的边界最近频繁出现军事动作。俄方不仅拆除了两国边境的浮标,还修改了加里宁格勒附近的海上边界法令,这些举措被北约视为“直接威胁”。

俄罗斯根本不希望芬兰加入北约,爱沙尼亚本身就是北约的,芬兰再加入北约,会使俄罗斯的和北约西部边界线增加1300公里,俄罗斯在西边的战略空间又会被压缩。

芬兰和爱沙尼亚历史上的遗留问题也挺多的,芬兰历史上曾经被俄罗斯和瑞典争抢过;爱沙尼亚曾经也是俄罗斯帝国统治,本身就敏感,加入北约后,这个地区的政治格局会改变,很可能会影响到俄罗斯的利益。



有卫星图像显示,俄军近期在波罗的海沿岸加强了电子战和侦察活动,很可能借鉴在乌克兰的“闪电战”经验,通过快速突袭瘫痪对手防空体系。

经济杠杆的延伸运用

除了军事手段,俄罗斯可能重演“能源牌”。虽然欧盟对俄能源依赖已大幅降低,但芬兰仍有约10%的天然气来自俄罗斯。俄方若以断掉天然气为威胁,配合粮食出口禁令等经济制裁,可能迫使芬兰在外交立场上让步。



俄罗斯的扩张逻辑中,民族情感和历史记忆扮演着重要角色。1918年芬兰独立时,苏联曾试图吞并但未成功;1940年爱沙尼亚被苏联吞并的历史伤痕至今未愈。普京政府多次强调“恢复历史边界”,这种叙事在俄国内具有强大号召力。近期俄媒频繁渲染“波罗的海国家加入北约是西方对俄全面围堵”,进一步煽动民意。

欧洲的困境与不确定性

面对俄方动作,欧洲国家陷入两难。英国虽承诺派兵维和,但是雷声大雨点小,30亿英镑军援也不少,但是显得没有诚意。还有纸上谈兵的马克龙,欧洲军计划一再搁置。

并且,北约内部对“如何界定集体防御义务”存在分歧,芬兰和瑞典的“中立国”身份可能成为俄军突破口。



若俄方采取军事行动,可能会一方面通过无人机和网络攻击瘫痪关键基础设施,另一方面制造边境冲突。俄军在乌克兰战场上测试的“远程精确打击+电子压制”战术,很可能被复制到波罗的海地区。



从地势格局看,俄罗斯的扩张逻辑短期内难以逆转。乌克兰战败不仅是俄乌之间的胜负,更是俄罗斯的一次试探。

欧洲国家若不能在军事整合和战略自主上取得突破,波罗的海地区可能成为下一场战争之地。这场多方下场的棋局,或将深刻影响21世纪欧洲安全秩序的走向。



读者朋友,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引用资料: [1]朱政宇.美国观察|泽连斯基白宫遇挫后在英国受“皇家礼遇”:欧洲意欲主导乌克兰局势?复旦中美友好互信合作计划.2025-03-05 12:04:07 .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