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逐渐回暖,阿克苏市阿依库勒镇的“千亩万吨”蔬菜产业基地内,大棚西红柿迎来授粉打顶的关键期。这一时节,对于大棚蔬菜种植户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阶段,关乎西红柿的产量和品质。

3月21日,走进“千亩万吨”蔬菜产业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整齐划一的温室大棚。大棚内,温度适宜,湿度适中,为西红柿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种植户们正忙碌地穿梭在大棚之间,进行授粉、打顶等关键环节的作业。



(工人们正在大棚内为西红柿授粉、打顶 龚其克加甫 摄)

工人米丽开木·吐尔迪说:“没打顶的话西红柿个头长不大,花上面不喷授粉剂的话,坐果率不高,现在这个大棚已经干一半了,今天下午就能全干完。”

授粉和打顶是西红柿生长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果实的坐果率、产量和品质。在“千亩万吨”蔬菜产业基地,工人们采用人工授粉的方式,用授粉器轻触花朵,将花粉均匀涂抹在雌蕊上,确保授粉成功率。同时,打顶工作也在同步进行,通过控制植株高度,促进侧枝生长,从而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种植户们根据植株生长情况,及时进行打顶处理,确保西红柿健康生长。

技术人员热依拉·腮麦提说:“眼下西红柿进入了打顶和授粉的关键期,每天有50多个工人进行作业,预计持续到3月底能全部干完,4月底西红柿就准备上市了。”

在“千亩万吨”蔬菜产业基地,种植户们不仅注重西红柿的授粉和打顶工作,还采用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实现了高效种植。基地通过统一育苗、施肥、打药、采摘和销售的公司化管理模式,确保西红柿的品质和产量,为市场提供优质产品。

“千亩万吨”蔬菜产业基地生产负责人宋海涛说:“我们这边生产规模比较大,采用有机无土栽培技术,穴盘基质育苗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等,并且根据市场需求,精选了相应的品种和技术。在授粉环节,由人工辅助授粉和药物授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预计今年我们能实现品质和产量的双丰收。基地将继续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种植效率和品质,并精准把握市场需求,为西红柿种植提供有力保障和产业持续发展。”

“千亩万吨”蔬菜产业基地是阿克苏市重要的蔬菜供应基地之一,年产量可达20000吨以上,其中西红柿年产量约12000吨。这些西红柿不仅满足本地市场需求,还远销乌鲁木齐、喀什、和田等疆内城市,为种植户带来可观经济效益。今后,阿克苏市将继续推动设施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发展,为市场提供更多优质、安全的蔬菜产品,助力农民增收致富。(孙季鸿 热普亥提·阿不力米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