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招商银行人均薪酬降至60万元以内”冲上热搜,一小时词条的阅读量达到3000万。招行降薪新闻成为今日最大热点,说是降薪了,是指人均降薪到60万以内,很多人一时间不知道招行这是想诉苦还是想炫耀?
网友一眼看出问题根源:拿广大基层员工出来挡刀了!因为银行网点众多普通员工收入并不高,很明显所谓的人均降薪后年薪60万是被“平均”了。
贫富的差距假装没看见,这算哪门子降薪?
这场争议撕开了金融圈最隐秘的伤疤:同一家银行里,有人日赚300元,有人日赚3000元!
有基层员工晒出生存现状:
大堂接待:月薪8000-13000元,"扣完五险一金不够付房租"。
客户经理:月薪10000-15000元。北京分行员工透露:"完不成KPI到手只剩底薪。"
后台技术岗:月薪15000-20000元。猎头爆料:"比互联网大厂低30%"。
与此同时,高管财富密码也被揭露出来了:
行长田某宇2021年税前薪酬高达419.83万元,相当于:每天躺赚1.15万元,每季度收入抵普通员工干10年,退休金账户秒杀90后存款总额。
现实对比:
1个招行员工=8.5个私企打工人。"他们喝下午茶时,我在送外卖。"
金融业年终奖=制造业全年工资。某东莞厂长:"我们厂子一年利润不够发他们一个部门的奖金。"
行长室与营业厅的悲欢并不相通。
前线员工自述:
“每天处理200笔业务,错一笔扣500。”
"VIP客户骂人不能还嘴,否则投诉一次罚半月奖金。"
"看着行长电梯直通地下车库,我们挤地铁还要被监控抓仪容。"
高管生存法则:
千万级俱乐部入场券:MBO股权激励+超额利润分成。
隐型福利:家族信托、子女留学补贴、千万级补充医疗保险。
当网友在骂"银行高薪"时,到底在愤怒什么?
这就不得不提三大社会痛点:
1、阶层固化加速:金融精英子女读国际学校→海归→子承父业。
2、财富虹吸效应:实体企业贷款利息养肥银行利润。
3、职场PUA升级:"嫌累可以辞职,门外有的是985毕业生排队。"
别问我为什么知道这么多银行内幕,山人自有山道。